还有6天,距离领克首款新车领克01上市,就已过去了整整两周年。
很多人喜欢踩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来评价一个品牌成功与否,我们总归也不能免俗。是到了需要聊聊的时候。
但评价标准是什么呢?往往各人有各人的说法。
通常来说,无外乎这几样。
销量。
在去年和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市场环境的整体崩盘,领克的销量也曾随大局出现过波动。但随着市场行情的渐渐沉淀,其实我们会发现,只有尾部品牌在越跌越狠,头部品牌保持着相对稳定,而上升期的品牌则是在短暂动荡后又重新回到了上升轨道。
领克属于最后一种。
10月,领克品牌总销量1.4万辆,环比增长3%,1~10月累计销量103128辆,已经实现了同比增长。不出意外,这样的增长态势能够保持到2019年末。在今年的汽车市场,这是难得的增长数字。
从绝对值来看也是如此,今年8月,领克品牌累计销量达到了20万辆,总共用时21个月,成为了销量最快突破20万辆的中国品牌。
还有今年刚刚上市的领克03,10月销量已经达到了7028辆,环比增长8%。这在整个中国品牌轿车市场是完全后来居上的销量数字。
车主反馈。
我们自然不能统计到所有领克车主对领克的评价,但以我为例,我认识的领克车主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媒体老师,他们之所以会买领克,原因很一致,就是越熟悉越信任。你问他们这车有没有什么毛病,倒也不是没有,比如车机系统时常出现bug就是很让人头疼的一点,可没有人后悔买这辆车。他们觉得,“这就是买了台沃尔沃”。
还有个领克车主是我在上牌照的地方偶遇的人,他对领克的评价当时还有些出乎我意料。在他眼里,领克是和马自达一个类型的品牌,有技术、有实力但是天生小众,他说不喜欢这个品牌或车型的人或许不理解,但他自己觉得买的值。
我一直觉得车主口碑是评判一个品牌产品和服务的最直接也最准确的方式,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品牌最天然的行走的推销员。就像我已经成功安利身边四个朋友,买了我的同款车型。
渠道铺设。
渠道是品牌建设很重要的一环。这毕竟是个双向性项目,经销商不看好你就不会选择你,你卖不出量也不会盲目扩充经销商。所以渠道铺设的数量与范围,可以反映出这个品牌的健康与潜力程度。
截至目前,领克已经有效批准了321家渠道网络,其中正式运营数量为279家,在建数量为42家,覆盖了215个批准城市,190个运营城市。
对于一个新品上市刚刚两年的品牌来说,这样的渠道覆盖面已经很不错了,譬如很多二三线的合资品牌,现在受困于形势,关店关的都只剩100多家。在今年的车市环境下,其实稳住就是胜利。
所以从这些常见角度来看,步入市场刚刚两年的领克虽然谈不上大红大紫,但说已经立住了脚是绝对没毛病的。作为新品牌而言,这当然是成功。
但领克又不同于以往的中国新品牌,它主打的定位是高端。
既然是高端产品,那么倘若走的还是以价换量的路子就很没意思,只有符合定位的上量才算是真正拥有姓名。所以看领克成不成功,还得看它有没有作为中国高端品牌,在高端市场上站稳。
而现在,至少从价格与产品工艺两方面来看,领克是符合评价标准的。
在我看来,领克这两年做得最成功的两件事,一是守住了价格,二就是保住了品质。
领克是明文规定不打价格战的品牌。
随便问问经销商其实就能知道,领克明确做了要求,哪家经销商敢优惠,敢捆绑消费,厂家就罚谁。所以4S店里的销售都没有任何权限能帮忙便宜,最多送点精品和保养券。
我曾听过一个销售说的故事,就是之前甚至有客户拿“别家优惠了8000给我,只要你能给我便宜6000,我就在你这儿定”来诈他,他也将信将疑地问了领导,得到了“不可能有店敢这么做”的答复,才放心地回绝了客户。
当然,领克作为一个新品牌,品牌影响力到底有限,所以经销商现在想方设法送点实惠以抹平新客户心里那点不爽,也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已经做到了和大多数汽车品牌尤其中国品牌的不一样。
所以我们看到领克目前销量最好的轿车领克03,价格区间已经定在了11~16万元,消费者走到店里都是拿其和思域对比,需要秒杀的03+更是在18~22万元。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还告诉我,领克03的平均成交价,现在是14万元。这个价格已经比很多合资品牌的同级别车型还要高了。
而且领克03还是今年刚刚上市的新车,仍然处在销量爬坡期。
还有在领克03之前的销量“台柱子”领克01,价格区间也在15~20万元,是个甚至可以冲击豪华品牌的价位。
我在了解一个品牌的时候经常会问他们在哪些区域和城市销量最好,因为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也象征着品牌受众的层级嘛。
拿中国品牌来说,我了解到不少品牌的销量,都是在华中、华南一带销量最好,但和陈思英聊下来,领克的销量高地,却是在江苏、浙江和四川等地,可以说,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
这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在受众层面,领克已经进入了合资品牌的真正腹地。
至于品质,前面我提到过有些车主老师会跟我说,“这就是买了台沃尔沃”。
听起来起初没有实感,就觉得是双方有技术融合嘛,但了解过后就知道这其实比我以为的深入得多。
前几天,我刚刚跟着领克去到了其在台州的路桥工厂,这是CMA架构下领克的首座数字化工厂,也是第一台领克01诞生地。同时,这也是路桥工厂的首次对外开放。
我们只参观了整车制造流程里的两个车间,焊装和总装车间。
如果让我只能说一条感受,那就是自动化程度非常之高,全程我在车间里看到的工人人数,寥寥无几。
我也参观过不少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工厂,路桥工厂的自动化程度,绝对可以排得上前几名。而且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焊装车间主线的自动化率达到了100%。
其它太过专业的工厂情况我们不过多解读,这里再说几个有意思的小细节。
其一,在焊装车间,我们能直接看到车身结构的整体用料,领克01在车身A柱、B柱、门槛梁和后防撞梁等位置都使用的同一种原材料,车间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是热成型钢,是目前乘用车上屈服强度最高的钢板制造材料,强度最高可达1600MPa,通常豪华品牌所用较多,而领克01全车身对这种材料的使用比例超过了12%。
其二,车间里诸如撕裂试验等焊接检测手段,其精度全部被要求精确到微米,而且全车采用了36处大多品牌不常应用的空腔注蜡工艺。因此,领克01可以同时满足欧洲、美国、中国等各国碰撞测试的五星标准。
2018年4月,领克01拿到了C-NCAP五星+最高星级评价,成为了2015版C-NCAP规则实施以来唯一获得五星+评级的车型。
其三,走过工厂车间就能很直观地看到,领克与沃尔沃、Polestar的某些车型,是直接共线生产的,他们执行的是沃尔沃质量控制体系,所享用的平台、技术和生产标准也都完全一致。甚至我们和负责人聊了聊,连领克路桥工厂的核心管理团队,都有一半以上来自于沃尔沃。
其中一位此前在沃尔沃全球工厂都有过管理经验的瑞典人还跟我们开玩笑:“特别喜欢中国温暖的气候,不想走。”
所以老师们说“相当于买了沃尔沃”,其实没毛病。
其四,也是我们参与度最高的一点,就是路桥工厂里专门有个部门,俗称“挑毛病”小分队。他们在一辆车下线前,会分别检测这辆车所有零部件与动态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再微小的问题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他们还在现场做了个实验,分别给到媒体领克01的一个大灯和一块钢板,让大家挑毛病。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媒体老师,看了很久甚至打上了手电筒都没看出来问题,可交到“挑毛病”小分队手里,他们一眼就指出了杂质所在,有种让对方“秒破功”的本事。而且即便这两处杂质都极其微小,也要全部报废重新生产。
包括后来的领克张家口工厂,都是同样的流程。
这些品质上的高要求,都是领克上攻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的基础资本。
首款产品不过刚刚上市两年时间,但领克的产品布局已经逐渐完善,在明天广州车展领克01 HEV完成亮相后,领克将成为第一个拥有PHEV、HEV新能源产品线的中国品牌。
他们一直在全方位地,攻占市场前沿。
所以站在两年的时间节点,我认为现在的领克品牌从上述几个关键角度来看,当然是成功的。
但这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车机系统bug,还有品牌认知度的缺陷。陈思英在和我们聊天时会提到:“特别是北方地区以及三至五线市场,对领克都还不够熟悉,认识不到位。”同时他也说,“但一般只要是接触、了解了领克的用户,认知转化率就比较高。”
还有经销商曾说,现在来买车的基本都是城市里的,周边乡镇很少见,所以他们现在常常会跑到乡镇做外拓,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由此可见,对于领克品牌而言,其实现在还有很多“从0到1”的未竟事业,而一旦这样的“1”被突破,那么后续可期待的空间,还是很值得想象一把的。
(关键字:领克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