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汽车圈还是其他领域,一切不谈应用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2020年初,面对这场突如其来形势严峻的疫情,无人驾驶技术也突然多了一方用武之地,在车企、电商、科技公司乃至物流公司的方案中亮出了战疫之剑。
截止2月中旬,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已接近7万人,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伴随着各地严格的隔离阻断措施,封城、封路、对公共交通的限制仍将持续下去。
因此,虽然往常我们谈到无人驾驶的优势,多数是解放驾驶员、理想情况下比人类操作更安全、便于车队协同配合等,但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场景中,无人驾驶的最大优势则是零接触式的配送、巡逻和通勤等,疫情之下的无人驾驶应用不是传统意义上载着各种高精尖的传感器的商用车于街头或高速路上测试,而是一场广义上的对无人驾驶相关技术的实践和检验——从城市街道到小区到医院内部,从物流车到软件方案到云服务。
物流面临压力,无人配送规避接触风险
在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下,人们的活动范围受限,使得物流运输面临巨大的压力——既表现在人力严重不足,又表现在活动过程中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在武汉、黄冈等疫情重灾区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早在十几天前,京东便已经开始在武汉利用无人配送车来承担部分运输任务。武汉第九医院与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的距离有600米,疫情出现后,这个站点开始用智能物流车来配送医院医疗物资,节省人力的同时也避免了接触感染
京东拿出的这款“杀手锏”为L4级的无人配送车,由北京的技术人员在云平台进行远程部署,调试2-3天后即开始上路工作。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和网络的帮助下可以自动导航并识别配送目标路径,规避沿途障碍物,无需人员跟随。快递站的工作人员负责为无人车充电、消毒。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相关的尝试疫情之前便以开始,主要应用场景是物流园区、仓库、小区、写字楼等。由此可见,受限于技术问题,当前无人配送车的目标仍是尝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短途(例如医院到物流站的600米)、低速(时速多在20km/h以下)、货运和固定线路仍是最大的特点。而此次疫情的管制政策令城市内路况变得相对简单,也为无人配送车提供了便利。
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与之相类似的案例。例如位于淄博的山东乐物电子物流港,无人配送车“小乐”可以运送将近1吨新鲜蔬菜到2公里外的傅家镇张冉村,单程约20分钟,满电续航可达150公里。
在广东深圳,由一清科技公司研发的无人物流车“夸父”则承担了仓库到医院病房、病房到垃圾站、超市到小区等场景的运输任务。据介绍,“夸父”一车可以装载75个小箱子,每箱能装20斤,单趟配送能力达1500斤。
在深圳市福田区、山东青岛和日照等地,无人驾驶的喷洒消毒车、环卫清洁车也已投入使用,协助完成消毒、垃圾清运等工作。
而依据小汤山模式新建的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也引入了很多低速无人驾驶车与机器人,用来承担部分病员运送与药品、食品的配送工作。
疫情来袭,无人配送车开始利用之前的技术积累探索一个新的应用场景。
无人驾驶:扩展性应用与疫情之后
2月10日,百度Apollo宣布将对服务疫情的企业免费开放低速微型车套件及自动驾驶云服务,以科技助力抗击疫情。
一是开放包含硬件方案、软件和相应服务在内的低速自动驾驶微型车套件,用以支持针对抗疫情作业车的自动驾驶应用。二是在疫情期间,为相关企业提供自动驾驶云服务矩阵支持,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地图、仿真模拟、车辆标定、数据标注、传感器标定、远程监控、云存储/计算等关键云服务。
参与其中的有车企,但更多的则是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物流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在抗疫的场景中,无人驾驶已大大超越了之前的意义,其背后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高精地图,5G网络,远程控制,车联网等——也迎来了大幅度的拓展。
我们可以看到,环卫消毒车,智能机器人,乃至巡逻、消毒、宣传用的无人机,纷纷走到阵前,而这些都与无人驾驶在底层上暗暗相连,并将在今后相互促进。
这次疫情给了我们不小的启发,当无人驾驶技术与更多的场景相结合,其影响将不再限于单纯的驾驶领域、交通领域,生活的方方面面皆会因为它的到来而改变。
在这场战役中,很多车企和科技公司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技术上的。相信经过此番历练,针对具体场景的无人驾驶也将诞生新的思路,迎来新的发展。
(关键字:无人 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