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市场呈回暖态势
从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长率、产业政策、下游市场需求等三个方面看,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三大发展现状。
化危机为商机,工业机器人产量高速增长。从2018—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长率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了2019年行业“严冬”之后,自今年4月起逐步回暖,目前已进入加速增长期。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化危机为商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实现逆势上扬,预计2020年11—12月以及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多方政策出台,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因素,其发展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推手。为进一步加速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前进步伐,2020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围绕工业机器人领域发布多项产业促进政策。
海外订单回流,加速国内制造业转型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得当的疫情防控措施承接其他地区转移至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以前三季度制造业部分产品为例,食品医药领域中的医药产品出口增长21.8%,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48.2%,家电出口增长17.3%,3C电子领域中笔记电脑出口增长17.6%,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外贸订单的增加使得依靠传统低成本要素扩大产能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制造业企业亟须通过工业机器人提高产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被进一步激发。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三大藩篱
尽管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回暖态势,但是从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自主品牌综合实力、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三个维度看,还存在制约中国工业机器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人才供需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应用型人才缺口巨大。在劳动力供需矛盾、企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需求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作为技术集成度高、应用环境复杂、操作维护较为专业的高端装备,对应用型人才有着多层次的需求。目前,国内中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刚刚兴起,欠缺多层次人才培养经验,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需经长期的二次培训方可达到工业机器人企业用人要求,并且一台工业机器人需要3至5名调试维护和系统集成开发人才方可发挥其最大效益,导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面临巨大的应用型人才缺口问题。根据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可分为项目经理、系统集成开发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安装和调试维护工程师,其中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安装和调试维护工程师。
自主品牌面临“三座大山”,产业缺乏竞争力。一是自主品牌上市数量及产值较低。中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为1000余家,但上市企业数量不足50家,并且超过90%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年收入在1亿元以下。以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新松公司为例,其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27.45亿元,与发那科等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企业相比差距甚大。二是自主品牌国内市场份额偏低。从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国内市场份额看,精密减速机占15%、伺服电机占10%、控制器占20%。三是自主品牌集聚在低附加值环节。工业机器人产链包括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4个核心环节。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整机大部分的成本和利润,而我国8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集聚在低附加值的系统集成环节。
行业下游应用过于集中,供给失衡风险升高。从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占比结构来看,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市场遍布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制造、金属加工、塑料加工等七大行业,但主要集中于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制造两大行业,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是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最集中的行业。近年来,国内汽车产量增长率从2015年的33%下降至2019年的-8.3%,由于汽车及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集中的行业,汽车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从2015年的31.1%下降至2019年的3.9%,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高度集中使其深受单一领域市场的波动影响。
“十四五”时期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
针对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对策。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旨,攻克技术壁垒。一是政府方面需健全工业机器人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联合培养人才,支持国际人才流动,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创业。二是企业方面需加强与国外企业合作,通过人才引进增强自身人才培养实力,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三是高校方面需紧跟市场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号召,加快相关专业开设工作,均衡培养各类人才,积极与企业互动交流,促使高校人才在企业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以产业整合为主线,塑造竞争新格局。一是鼓励核心零部件骨干企业以互相参股、技术转让等模式进行横向整合,使企业快速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做强上游环节后,通过纵向并购布局全产业链,打造全面的“研-产-销”能力。二是产业链中下游企业聚焦自身赛道发展,以本体业务为核心,自下而上拓展应用领域,布局全产业链。产业整合时需考虑并购企业业务的相关性,选择有相同战略目标的企业,同时强化企业管理。
以量质并举为路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一是紧抓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市场机遇,开展面向电力、煤矿、石油、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拓展工业机器人应用新空间。二是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持续完善工业机器人标准体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产品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全面把控产品风险,扎实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
协作机器人价格持续走低 本土厂商该如何发力
12月22日上午,由【越疆科技冠名】的“技术向新专场:从中国化到国家化"论坛在深圳盛大开幕。会上,越疆科技正式发布了CR3、CR10、CR16、MG400四款机械臂产品,从而拥有从500g到16kg的负载的协作机器人全产品矩阵,形成安全、易用、品质、设计、生态五大产品力。
发布四款新品最低售价接近万元
作为越疆科技系列协作机器人最新力作,R3、CR10、CR16各自特色鲜明。其中,CR3额定负载3kg,最大臂展795mm,定位精度±0.02mm,末端最大速度达到2m/s,该款小型机械手臂主要面向商业新零售应用,适用于奶茶店、咖啡店、无人零售等一米内小空间;CR10额定负载10kg,最大臂展1525mm,定位精度±0.03mm,最大工作速度4m/s,主要面向传统工业、服装纺织、食品包装等领域的码垛、搬运、上下料等场景;CR16额定负载16kg,最大臂展1223mm,定位精度±0.03mm,最大工作速度达到3m/s,适用于汽车行业、半导体行业的机床拾取、码垛、大幅在搬运等场景。
此外,越疆科技还同步推出旗下第二代桌面级协作机械臂——MG400。MG400重量8kg,最大负载750g,最大臂展440mm,超过工人在作业中的实际手臂长度,重复定位精度±0.05mm,底座面积尺寸小于一张A4纸,可轻松集成到现有生产环境,专为多样、小量自动化生产而生。
越疆科技CEO刘培超
发布会上,越疆科技CEO刘培超指出:“五年前,越疆开创了桌面级机械臂,这次针对更多行业场景推出了人机协作型的新产品,延续桌面级产品'省'的理念,以省空间、省成本、省人力、省时间为目标。”据悉,这款产品不仅可应用于工业领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测试、无人零售新消费、医疗等方面。
MG400搭载了振动抑制算法,稳定时间加快60%,残余震动减少70%,同时搭载了TrueMotion动力学算法,从而可靠保障轨迹精度。MG400支持手持示教,通过自身重力补偿实现轻巧柔顺,示教时间降低80%。在碰撞检测方面,相应阈值<12N,使得人机协作更安全。通过PC与移动端两个平台,3种编程方式,适合不同层级的编程人员。
即便是这样的价格定位,未来远还没有止步。据刘培超在接受自动化网采访时表示:“未来3-5年,当这款产品出货达到10万台时,价格有望会降至1万元,规模效应带来价格降低,因为B端产品不像C端产品,它的规模非常快,B端的产品现在降成本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据悉,截至目前,越疆科技协作机器人出口全球140个市场,累计出货量高达30000台,出货量位居行业第一。
市场竞争激烈厂商如何应战
2020年全球蔓延的疫情倒逼制造业加速自动化进程,以维持高效生产,由此带来了机器人蓝海市场的再次放大,尤其在中国。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18万,同比增长21%,前10个月机器人厂商营收接近400亿,实现利润9.2亿,是今年少有的正增长行业。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之下,自动化进程只有一个快进键,工业机器人持续增长的势头有望继续保持。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协作机器人凭借其易于安装,灵活部署,可以与人一起工作,因而拥有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虽然去年全球机器人销量37.3万台,同比下降12%,但协作机器人却逆势增长11%,市场占比逐年上升。
制造业对工业协作机器人的需求高涨,使之成为推动产业转型、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引擎之一。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将重量较轻、成本较低的协作机器人引入企业。在降低投入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提升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会现场
会上,据GGII所长卢彰缘在做主题《2020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分享时表示:”协作机器人成本由2014年接近21万,下降到2020年的11.65万。”同时,卢彰缘在报告中还指出,2018年全球及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分别不低于60家、40家,而到2020年更是增长至不低于110家和75家。因此,不难看出,行业内厂商的不断涌入,新旧势力相互厮杀,让协作机器人的终端价格持续下跌。
对于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协作机器人价格持续走低,有的厂商可能选择往系统集成方向走,而有些厂商或选择向上攀升,比如开发一些机器人控制系统等。那越疆科技如何面对这种抉择呢?对此,越疆科技CEO刘培超表示:“诸多国产厂商进入这一领域,规模化会极大拉低、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而对我们国产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刘培超指出,国产品牌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已远超国外同行,因为协作机器人这一领域有两大竞争力,一是硬件成本的竞争,现在很多厂家都能做到几万的成本;二是更多是软件层次的竞争,一款产品做出之后它的稳定性、精度,整个使用性,还有给用户带来真实的价格,这些都无法用短期的价格来衡量。刘培超希望这一行业是经过短暂的竞争之后,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真正能够把中国的协作机器人的质量做起来。因为这么多年我们需要一家中国品牌的机器人厂商能够去走向世界,能够跟四大家族或者国际上其他厂商同台竞技。
与此同时,刘培超还表示:“越疆未来的规划也是产品力,非常注重产品力的研发,未来越疆会持续为行业推出更加有竞争力,更加适用性,更加应用性的产品。对于集成这个角度来讲,越疆科技是希望跟更多的集成商建立合作关系,让他们用更好的产品,缩短他们的服务成本,降低他们服务的时间,能够更好在他们服务的客户中有领先的优势。”
结语: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中,将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放到了核心地位,打造“智能制造”一度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21世纪欧美“再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出台,也象征着对传统工业模式的改造振兴的起步。在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动力的新型实体经济模式中,“新一代机器人”已经作为全球制造大国不约而同的聚焦重点。越疆”二字来自古诗:“越疆必载质,历国将扶危”,寓意用技术创新树立民族品牌,跨越边界,走向世界。
(关键字:机器人 市场 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