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留住你,我的车牌。
2020年还剩十几天结束时,北京汽车市场迎来了最后的疯狂。
12月7日,一纸新政让治理“一人名下多车”、向“无车家庭”倾斜等一系列小客车调控变革落地。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新车销售、二手车行业,以及整个链条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试图赶在2021年元旦新政正式施行前,最大程度发挥指标的余温。
新政的核心原则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其中“一人名下多车”者只能选择其中一辆更新指标,而多余的指标可以转给亲属,或将指标腾出之后在有效期内再次购车,这部分车辆以后无法再申请更新指标,车辆开到报废后指标也一同作废。
手握多张指标的车主们打响“车牌保卫战”,为了延长多余指标的使用寿命,一口气购入十几辆新车;曾经靠车牌生意赚得盆满钵满的黄牛们,试图“捞”完最后一笔,再谋求新的出路;经销商和二手车商们则奋力一搏,瓜分2020年的最后一波红利。
人人都在与时间赛跑。相似的一幕又像是回到了十年前的不眠夜,北京“限购令”出台前,人人通宵达旦买车卖车,只为赶上号牌的“末班车”。而在十年后,同样的12月,北京的汽车市场再次呈现出一幅有人欢喜有人忧的“众生相”。
为了留住车牌,拼了
几千分之一的蓝牌中签率和超过四十六万人的新能源指标排队队伍,决定了北京小客车指标的稀缺性,一牌难求的市场需求让其变成了一门好生意。这也让手握多个车牌的人站在整个食物链的顶端,并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在李卫的规划中,车牌是自己和爱人退休后的重要收入保障。从2010年起,他通过继承、摇号和买卖的方式,早早囤积了十余张车牌。2013年,他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将车牌分批租出去。因为供应永远无法满足需求,今年,这批车牌的租金已经涨到了每年1万元。
他算了一笔账,“每年租牌的固定收入在13万左右,价格跟着车牌的行情浮动,这些钱再加上退休金肯定够了。”
但如今,这些车牌就像手里握着沙,随时都会从指尖流走。在本次的摇号新政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每人名下只能有一个车牌。如果有多个车牌,又没有符合条件的转让对象,多余的车牌将会在车辆报废时一同作废。这让手握多张京牌指标的车主不得不行动起来。
(关键字:车牌 4S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