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全面替代燃油车的时机已成熟。”1月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下了大胆的判断。
在他看来,随着近年来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越来越成熟,电动汽车在加速、噪音、能耗、维修便利性、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全面超越了燃油车。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的规划,他预测: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元年。
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的前提之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绿色发展的需求。中国已经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在加速推进碳减排,美国也在计划重回《巴黎协定》。
碳中和意味着,技术产业和经济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将其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电力系统的深度低碳化,也就是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一次性能源都转化成绿色、低碳的电力能源;二是终端用户全面电动化,用的都是“绿电”,整个能源系统和全社会的碳排放,就会全面走向碳中和。
邹骥因此认为,交通的电动化将为碳中和挑起大梁。全球各地禁售燃油车政令的纷纷出台,也佐证了这一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球共有25个国家及城市制定了汽车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日本政府在2020年12月宣布,日本将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英国在2020年一年内将“禁燃令”两度提前,最终定于将在2030年全面禁售;海南省也将于2030年禁售燃油车,成为中国首个“禁燃”的省份。
受“禁燃大限”压力,多地电动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出现显著增长。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预计,2020年欧洲电动车全年销量将超过120万辆,同比增长翻倍。据华创证券数据,目前德国、英国和法国是欧洲三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国,2020年市场份额合计达到56%。
大势之下,吃尽了燃油车时代红利的巨头们也不得不行动起来。
1月16日,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进行视频演讲,承诺宝马集团将全力支持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他表示,宝马计划在2021年销售10万辆纯电动汽车;到2030年,每辆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2019年至少降低三分之一,起始水平是每辆车平均减排52吨碳排放。与此同时,宝马将和所有电池供应商约定,在电池生产中仅使用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仅此一项承诺就将减少1000万吨二氧化碳”。齐普策还表态称,可持续目标的完成度会和宝马决策管理层的薪酬直接挂钩。
和宝马同为德系燃油车巨头,大众汽车对此也有明确规划。大众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此前表示,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这个时间表比中国的碳中和规划还提前10年。
虽然目的相同,但具体到每家车企,电气化的路线、策略都有所差异。
喊出“全面替代燃油车”口号的比亚迪,走的是纯电动、混动双线并举的道路。2020年至今,比亚迪先是推出了“刀片电池”,搭载该电池的比亚迪汉2020年7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后又推出了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紧凑型轿车,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升,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
日本燃油车巨头丰田也不想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虽然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认为日本禁燃令时间表过于草率,但在转型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丰田在混合动力、氢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等领域都有涉猎。
除了纯电动和混动,氢能源也是新能源汽车热门发展方向。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看来,氢气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运行零排放等特征,而燃料电池汽车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交通、建筑、工业和更高效的储能领域,可推动汽车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如期达成。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想象空间还很大,但不同阶段的变革侧重也有所不同。
在邹骥看来,电动汽车更大的天地将在“碳达峰”目标实现之后显现,“十年以内,提高燃油车的排放标准还是主力,电动汽车仍处于准备阶段。到了2030年,电动汽车就要开足马力,全面挑大梁。”
(关键字:车企 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