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机电产品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的机电产业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效应和完善的供应体系,但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关键零部件和技术、市场的“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的特征依然突出,而且融入全球产业链之后形成的巨大的进出口额面临增长压力。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认为,基于国际政治关系演变和“后疫情时期”的产业链重构,中国机电产业组装环节的向外转移与外商企业加强在华研发投资、产业升级等互相交织,将大大增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的贸易黏性。
尽管疫情对全球经贸造成了冲击,但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和稳外贸综合施策,尤其是疫情导致的居家生活和远程办公学习,大幅拉动了全球市场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服务器等数字通信设备和家用电器、健身康复器材、电动工具等各类居家产品(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需求,且这种工作学习方式的变化正趋长期化。从供给端看,中国机电产业生产的稳定性也确保了出口的持续性,尤其在其他国家因疫情导致生产中断的情况下,中国机电产能总体处于主导供给的相对优势。数据显示,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机电产品每月出口额比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高出300亿美元。90%以上的细分产品同比增长,对欧美、日韩和东盟等重点市场出口额增幅也普遍超过30%。由此,机电外贸进入总量规模新的“平台期”,成为“十四五”期间机电外贸进出口量增质升的新起点。
“中国机电外贸整体正处于规模与质量兼顾,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性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无论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大国经贸摩擦持续尤其是国内各项成本上升的趋势下,加快在国际间调整产业布局,既是外在压力倒逼之下的应对之策,又是国内产业发展的必然之需。”王贵清表示,全球疫情使国际产业调整的驱动因素更趋复杂,各国更加注重实体制造业的回归引导,产业界的国际产能调整也更加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双重因素,全球机电产业链价值链的区域化、短链化正在强化,以跨国公司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将面临区域内分工的重新调整,这也将带来贸易流的变化。
为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特别提出建议,加强对外开放,尤其是吸引跨国公司加大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新兴产业的在华投资,扩大产业国际合作;同时鼓励内资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产业安全水平,并引导内资主营企业利用好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调整产业与市场策略,提升国际业务管理水平,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
(关键字:机电 产业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