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核算准确的出口报价,必须弄全面弄清楚以下11个具体问题:
(一)数量核算
首先了解基本的集装箱规格容量。
出口商在做报价核算时,
按照集装箱可容纳的最大数量来计算报价数量,价格会稍低,相反,价格会较高。
根据产品的体积、包装单位、销售单位、规格描述来计算装箱量和报价数量:
例1:商品陶瓷马桶的包装单位是CARTON(箱),销售单位是PC(只),规格描述是每箱装1只,每箱体积为
每
装箱量=25÷0.25=104.17,取整104箱
报价数量=104×1=104只 (按这个数量来核算费用成本)
每
装箱量=55÷0.24=229.17,取整229箱
报价数量=229×1=229只 (按这个数量来核算费用成本)
(二)采购成本核算
与供应商联络,询问含税采购单价,用以成本核算。
比如,上述陶瓷马桶厂报价:含17%增值税 人民币240元/只
(三)出口退税收入核算
先查询产品的"海关编码",可知道增值税率和出口退税率。
例如:陶瓷马桶,可查出增值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1%。已知马桶价每只240元(含增值税17%),那么
总退税收入=总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240含税单价×104数量)÷(1+17%)×11%
=2346.667元
则这批货中,单个马桶的出口退税为:2346.667元/104只=22.564元
实际上,你也可以直接计算单个马桶出口退税:
退税收入=总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 240÷(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240÷(1+17%)×11%=22.5641
(四)实际成本核算:
实际成本=采购成本-退税收入
比如,根据前面资料,
陶瓷马桶的实际成本=240含税单价-22.564元退税=217.436元
(五)国内费用核算
国内费用包括:内陆运费、报检费、报关费、核销费、公司综合业务费、快递费等。
例如:
已知从朝州到汕头,运费为1300元/
那么
则这批货的每个马桶出口国内杂费:3820元/104只=36.731元
(六)银行费用核算
银行费用=报价总金额×银行费率
不同的结汇方式,银行收取的费用也不同。银行费率可向相关办理银行查询
一般而言:
L/C银行费率1%、D/A银行费率费率0.15%、D/P银行费率费率0.17%、T/T银行费率费率0.1%。
然后查询当天汇率,转化为人民币。
(七)FOB 外币价格核算:
可以算出FOB总价,然后根据数量核算出单价,也可以按单价来计算,根据自己习惯好了,需要提醒的是,要注意多保留点几个小数点尾数比较精细点。
FOB=实际成本+国内费用+银行费率*FOB+利润率*FOB
(特别说明,实际成本,是采购价去掉退税以后的成本)
如果:
L/C付款,需要10%利润,那么依据前面资料,
FOB=217.436+36.731+ FOB*1%+ FOB*10%
数学等式变换:FOB- FOB*1%- FOB*10%=217.436+36.731=254.167
则:FOB=254.167/(1-1%-10%)
=285.5809元
当天汇率如果是8.25,
则FOB 美元价就是:285.5809元/8.25=USD34.62
(八)海运费核算
出口交易中,采用CFR、CIF贸易术语成交的条件下,出口商需核算海运费。
海运费需要从货代出咨询,建议联系一两个靠谱的货代,保持良好关系,可以方便经常咨询海运价格。
在出口交易中,集装箱类型的选用,货物的装箱方法对于出口商减少运费开支起着很大的作用。货物外包装箱的尺码、重量,货物在集装箱内的配装、排放以及堆叠都有一定的讲究,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越合理越科学,那么装的数量就越多,就越可以节省运费。
海运费一般都是按美元报价的。从货代出接到报价后,最好按当天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比如从货代处咨询到:从汕头到意大利威尼斯海运费为:USD1850/20英尺集装箱
当天汇率是USD=8.25元,
则
则这批货物单个马桶的海运费为人民币:15262.5元/104只=146.755元
如果汇率为8.25,则每只马桶海运费为146.755/8.25=USD17.79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海运费总费/数量得到单个产品的海运费。
(九) CFR外币报价核算
CFR=实际成本+国内费用+银行费率*CFR+利润率*CFR+海运费
=含税价-退税+国内费用+银行费率*CFR+利润率*CFR+海运费
通常 我们又说 CFR= FOB+海运费
依据上面的资料,从朝州到汕头,
CFR= FOB+海运费=USD34.62+USD17.79=USD52.41
这个计算结果到底对不对?请想一想?
(十)保险费核算
出口交易中,在以CIF术语成交的情况下,出口商需要首先向保险公司查询保险费率,用以核算保险费。公式如下: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保险金额=CIF报价×(1+保险加成率)
那么保险费计算公式实际就成为了:
保险费= CIF报价×(1+保险加成率)×保险费率
在进出口贸易中,根据有关的国际惯例,保险加成率通常为10%,也就是一般要按照CIF价*110%的金额来投保。出口商也可根据进口商的要求与保险公司约定不同的保险加成率。但保险加成率过高,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会接受。所以要超出常规的保险加成率,要提前咨询保险公司。
同时,提醒,如果客人要CFR价,建议还不如按CIF来核算,你说你送他们保险好了。因为CFR,你还是要把货送到对方港口,才算风险转移了,所以你还不如就CIF好了。
(十一)CIF外币报价核算
这里特别提出两种计算方法,产生的差异。
依据上面的资料,L/C付款方式,从朝州到汕头,
1)CIF=CFR+保险费 (或者CIF=FOB+海运费+保险费)
= USD52.41+ CIF×(1+保险加成率)×保险费率
= USD52.41+ CIF报价×(1+10%)×0.035%
上述等式变换可得到:
CIF- CIF×(1+10%)×0.035%=USD52.41
CIF(1-110%×0.035%)=USD52.41
那么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CIF= USD52.41/(1-110%×0.035%)=USD52.613 我们来看另一种计算方法:
2)CIF报价=实际成本+国内费用+海运费+银行费+10%利润+保险费
=217.436+36.731+146.755+ CIF报价*1%+ CIF报价*10%+ CIF报价*110%*0.035%
为了方便,我们假设CIF报价=R,则上述等式为:
R-1%R-10%R-110%*0.035%R=217.436+36.731+146.755=400.922
即:(1-1%-10%-110%*0.035%)R=400.922
则CIF报价=R=400.922/(1-1%-10%-110%*0.035%)=450.669
假如汇率不变,为8.25,则CIF美元价=450.669/8.25=USD54.630
可以比较得出,这两个方式,计算结果,相差2美元之多。
问题就出来了,你们自己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差别?哪个方法更合理?
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有几个变量因素:
银行费用,保险费,利润,这个三个重要因素都是有一个基本的百分比,结果是一个基数与这个百分比的乘积,而基数是在变化的,所以产生差异。这个基数越大,那么产生的弹性差距就越大。第一种,显然是比较粗略的计算方式,也是大家常用的计算方式。
提示:由以上报价不难看出,出口报价核算并不深奥,其中的关键是掌握各项内容的计算基础并细心地加以汇总。上述的报价核算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精确的出口报价核算范例。在实际交易中,出口商往往会采用一些简单粗略或简化的计算方法以使报价更为快捷。出口报价中的费用部分在价格中所占比例虽然不会很大,但由于内容较多且计费方法又不尽相同,所以在计算时应特别注意。而按照最后报价的一定百分比计费的内容注意采用一次求出的方法,否则将造成报价的低估。
对外报价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上述报价情况,以下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1)按照实际报价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的内容应一次求出,否则容易造成报价的低估。
(2)实际业务中,除了采用费用额相加的方法外,还有规定定额费用的做法,该费用率的计算基础是含税的进货成本。
(3)银行费用是根据出口发票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收取,计费基础是成交价格。佣金和保险费通常也根据成交价格来计算。
(4)垫款利息按照进货成本计算,远期收款利息按照成交价格计算。
(5)报价核算有总价核算和单价核算两种方法:总价法比较精确,但要将核算结果折算成单价后才能对外报价;单价法可以直接救出报价,但计算过程需保留多位小数,以保证报价准确。
(6)注意报价的计量单位以及集装箱数量的准确性:它直接影响单位运价和国内费用的多少。
(7)出口报价核算出来之后,可以采用逆算方法验算,即报价产生以后,用收入减去支出等于成本的原理来核算对外报价是否正确。
(8)业务员在对外磋商之前就应进行报价核算,以做到对一票买卖的综合经营状况心中有数。因此,务必填好出口商品价格核算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