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政府于该国当地时间
这并不是一份光彩的申请。因为就在此时,一个每月亏损超过2亿欧元的汽车企业正在成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汽车业的新标签。
继今年3月被穆迪将评级降至“垃圾级”后,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PSA(法国标致雪铁龙)日前又宣布将裁减1.4万名员工,并关闭一家巴黎郊外的工厂。数据显示,其汽车部门在今年上半年亏损了6.62亿欧元。
PSA拉响的是整个欧洲汽车业长冬来临的警报,同时也吹响了在中国等新兴市场新一轮征伐的号角。业内专家指出,作为欧美车企加速瓜分中国市场的必然结果,自主车企将在未来几年内承受更大的生存压力。
危机欧洲
对欧洲汽车业而言,PSA关闭巴黎工厂是一个灾难临近的信号。
事实上,PSA采取的举措足以让人相信该企业的财务已极度恶化。
在7月中旬公布的一份重组方案中,PSA宣布到2014年关闭巴黎南部塞纳-圣但尼省欧奈苏布瓦市的一家工厂。此外,位于法国西部雷恩工厂也将裁员。
而早在去年11月,PSA集团就宣布将其旗下两家汽车租赁公司出售给美国一家汽车租赁商。今年年初,PSA集团宣布退出勒芒耐力赛,甚至还出售了其法国总部的大楼。按照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还会出售其物流子公司捷富凯的股份。
资料显示,PSA去年下半年集团债务额度已增至34亿欧元,产能至少过剩20%。为了偿还债务,PSA集团只能不断出售资产以获取现金。
欧债危机带来的汽车消费低迷导致欧洲车市几近停滞,进而导致车企产能过剩和成本增加。在欧洲汽车制造商组织发布的报告中,2012年上半年,该区域市场销量为664.48万辆,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滑了6.8%。其中,PSA和雷诺销量都是高达两位数的下跌。
菲亚特CEO马尔乔内日前宣布将就欧洲重组做出决定,包括中止在意大利市场的投资、进一步关闭工厂以及临时裁员以削减成本。据统计,菲亚特第一季度在欧洲区域的运营亏损额达2.07亿欧元,为去年同期的两倍。日本三菱汽车则决绝地以1元价格抛售了位于荷兰的Nedcar工厂。
作为欧洲第一大车企,大众则选择通过兼并抵御风险。
欧洲车市不景气也使得已有的联盟面临危机。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最新报告指出,预计今年欧洲汽车业将收缩7%,降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07年的巅峰时期降低21%。
压力移向中国
当欧洲车企的本土市场不再能支持其生存,而北美市场并没有完全从危机中复苏时,包括中国在内仍处于上升通道的新兴市场地位再度上升。
戴姆勒集团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其豪华品牌梅赛德斯-奔驰6月全球销量同比仅增长0.9%,至12.15万辆,且这还是得益于中国、俄国和美国销量的强劲增长。目前,奔驰在欧洲正面临艰难的市场环境,包括其本土市场德国。数据显示,该公司上月西欧销量下降4.3%,德国销量下降2.9%。
利润率的下滑也加剧了三大豪车品牌在中国的竞争。戴姆勒旗下梅赛德斯-奔驰业务部门的息税前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10.7%收窄至8.6%。第二季度宝马净利润只有12.77亿欧元,同比跌幅达到28.1%。虽然奥迪今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1.5%,几乎与去年持平,但奥迪集团CFO史博科(AxelStrotbek)同样表达了对下半年车市的担忧。
正如上海通用当年成为通用帝国覆巢之下的完卵一样,在中国的合资车企正成为欧洲车企的救赎者。正因为此,尽管中国车市也减缓至个位数增长,但包括PSA在内的欧系车企却并不吝惜在中国的投资和车型引进。
“跨国车企必然会更加依赖中国市场。”
显然,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加码将导致优胜劣汰的加剧。“活下来的仍会是大型国企和合资车企,自主品牌的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