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报道,美联储已在筹划退出购债计划的策略,并将根据就业市场和通胀变化来不断调整购买计划。
对于美联储退出QE政策变数的担忧不断升级,美元兑其他非美货币全面走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也一改数日涨停的态势连续下跌,全球金融市场开始震荡。那么,美联储此时酝酿“退出战略”到底为哪般?
美联储提前退出QE的概率正在上升
相比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经济具有相对增长优势,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取决于长期维持低利率的必要性和成本。随着美国经济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以及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对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担忧,削减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甚至提前结束QE的概率正在上升。
去年9月14日,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之后,宣布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决定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并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至0.25%的超低区间时限至少延长至2015年年中。但现在看来,维持无限量化宽松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
首先,目前通过四次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总共推出了约3.5万亿美元的购债规模,占GDP的22%左右,量化宽松几乎接近极限。随着大规模量化宽松的实施,美国影子银行(行情 专区)体系继续给金融稳定构成威胁。伯南克近期表示,美国银行融资市场在未来可能无法应对大量违约的出现。
其次,量化宽松刺激效应边际递减。QE1推出使美国实际季度GDP同比增速从-3.3%升至2.2%,但QE2之后经济不增反降,实际季度GDP增速从3.5%一路下滑至1.6%,之后美联储虽然连续推出了“扭转操作”以及QE3和QE3.5,但经济增速依然在1.5%的低水平徘徊,量化宽松刺激经济效果成效并不大。
再其次,尽管面临自动减赤(财政封存)等不确定性,美国中期前景也将因财政紧缩而受到持续冲击,但由于财政紧缩将是持续多年的措施,因此,所带来的冲击将通过跨期被分摊,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忧财政悬崖的冲击。
最后,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开始增强,就业也开始逐步改善。奥巴马第二任期内正在积极推行的包括提高增长潜力(通过促进研究开发、教育和基础设施开发)、推进“能源独立”战略、以及推动“制造业回归”等在内的再工业化政策,预计技术创新起到重要作用的行业如机械(行情 专区)、汽车(行情 专区)、飞机、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等的出口能够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从而有利于重塑美国竞争力基础。特别是美国就业状况不断改善且楼市复苏加速这样的状况,都为美联储在日后缩小购债规模创造了条件。去年底以来,失业率也维持在7.5%-7.8%水平,尽管仍未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也还算符合预期目标。
美联储为量化宽松所支付的成本正在逐步上升
数据显示,在IMF追踪的1929年以来的14轮经济周期中,本轮全球经济复苏是最缓慢的,但信贷反弹却是最快的。目前全球央行的资产规模约为1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30%,是十年前的两倍。量化宽松无法对冲债务“去杠杆化”,更不是让美国真正走向复苏的正确出路,而美联储为量化宽松所支付的成本也在逐步上升。
从美联储自身看,长期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风险。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危机之前的不到9000亿美元飙升至目前的3.078万亿美元,增长了2倍多,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剩下的时间继续推行QE3,其规模可能会超过4万亿美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高速膨胀意味着美联储可能每年需要给银行的准备金支付500亿-750亿美元利息。现在准备金的规模已经超过1.6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保持现在的购买资产速度,那么准备金规模将在一年以后再增加1万亿美元。
此外,美联储过去一直把所有利润转移给财政部,过去四年一共转移了约2910亿美元利润。由于债务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新发债务的利息成本较低,这减弱了美国政府进行财政整顿和结构性改革的意愿,财政可持续问题的解决被延误,因此也需要货币当局重新评估量化宽松政策成本和潜在风险。这些都提升了美联储提前结束量化宽松的可能性。预计美联储将逐步减少资产购买,并开始为实施退出战略做准备。
事实上,自美联储去年9月份宣布扩大债券购买计划规模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受益最大,不但全球股市普遍上涨,美国股市大幅收高,道指与标普500指数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而且风险资产市场出现飙升,全球资本重新回流到新兴经济体中,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出现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而今,美国货币主导权将再次发挥主导作用。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的拐点正在临近。一旦美国开始实施退出战略势必推动美元中长期走强,对全球流动性、资本流向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全球很可能再现“剪羊毛”效应。势必给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汇率市场稳定以及资产价格带来新一轮冲击。而对中国而言,风险更不能小视,政策退出将进一步加剧中国跨境资本的双向波动,也不能排除引发阶段性资本集中流出,并导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这恐怕是对于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挑战。
剪羊毛
剪羊毛是金融业的一个专用术语,意思是利用经济繁荣和衰退过程所创造出的机会,以正常价格的几分之一拥有他人的财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普遍繁荣,大规模的战争物资采购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各行业的生产与服务。美联储从1914年到1920年向经济领域投放了大量货币,纽约联储利率由1914年的6%降到了1916年的3%,并一直保持到1920年。
为了向欧洲协约国提供贷款,银行家们在1917和1918两年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债券募集,称为“自由债券”(LibertyBond),债券利息从3.5%到4.5%不等。这些债券发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吸收美联储已经严重超量发行的货币和信用。
在战争中,工人得到了高工资,农民的粮食在战争中卖到了很高的价钱,劳工阶层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提高。当战争结束时,由于生活和消费节俭,农民手中握有大量现金,而这笔巨额财富却不在华尔街银行家的控制之下。原来,中西部的农民普遍把钱存在保守的当地银行,这些中小银行家对纽约的国际银行家普遍采取抵触和对抗态度,既不参加美联储银行系统,也不支持对欧洲战争贷款。华尔街的大佬们早就想找机会好好修理一下这些“乡巴佬”,再加上农民这群“肥羊”又膘肥体壮,早已看着眼热的华尔街银行家们准备动手剪羊毛了。
华尔街银行家们首先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计策,建立了一个被称为“联邦农业贷款委员会”(FederalFarmLoanBoard)的机构专门“鼓励”农民把他们的血汗钱投资于购买新的土地,该组织负责提供长期贷款,农民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大量农民在该组织的协调下向国际银行家们申请了长期贷款,并缴纳了高比例的首付款。
美联储董事会在1920年5月8日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公众完全不知情的秘密会议。当天的会议直接导致了信贷紧缩。在1920年的4、5、6、7四个月内,工业和商业贸易领域获得了大额度的信用增加以帮助他们应对即将到来的信贷紧缩。只有农民的信用申请被全部拒绝。最终导致第二年国民收入减少150亿美元,几百万人失业,土地和农场价值暴跌了200亿美元。
(关键字:美联储 购债计划 就业市场 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