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轮访东盟十国欲削弱中国影响力

2013-11-20 8:55:46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中国东盟高层频繁互访后,日本再度发力对东盟的外交。

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刚刚结束对老挝和柬埔寨两国的访问,在就任首相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安倍完成了对东盟10个成员国的“轮访”。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安倍对东盟十国的访问分五次实施。今年1月,安倍将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作为他就任首相后的首次出访地。5月,安倍又出访缅甸,在高调表态支持缅甸政治改革的同时,带去多名企业家,助力缅甸经济改革。

鉴于日本对东南亚“小伙伴们”的主动出击之用意以及它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牵制,有分析人士担忧,在未来,日本同中国之间在东南亚的拉锯战或将更为激烈。

扩大影响力

就任首相以来,安倍共计访问过25个国家,其中10个国家为东盟国家,其对东盟的重视不言自明。日本媒体称,安倍完成对东盟全部10个成员国的访问,目的在于开展同东盟的广泛合作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构建针对中国的包围网。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一位日本政府高官透露了把柬埔寨和老挝两国作为出访最后站点的“玄机”——出于对这两个国家“亲中”的认识。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玮对记者表示,日本把东盟十国分为三类:一种是积极拉拢,在安全防卫领域可以进行合作;另一种是完全无法拉拢,但希望其不要太倒向中国;最后一种是骑墙的。

在访问老挝期间,安倍在记者会上用“全球经济的驱动力”、“日本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朋友”以及“让亚洲的海洋变得自由与稳定的重要合作伙伴”来描述东盟。安倍表示,日本将加强与东盟成员国在经济、安全领域的合作。

经贸合作方面,安倍承诺将在2015年3月在柬埔寨创办医疗急救中心,总投入约为45亿日元。安倍还允诺支持日企在柬埔寨的活动,加强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此外,日本政府将为老挝提供90亿日元的官方发展援助,帮助其扩建机场,并协助其进行基础建设,以打通湄公河流域“东西经济走廊”。据日本外务省提供的信息,日本还将在今年12月举行日本与东盟特别首脑会议。

安全合作方面,安倍表示应该以和平手段解决海洋争端,确立以国际法解决海洋安全问题的原则。同时,他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今后日本也会加强推进与东盟的合作,以此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难以牵制中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宋清润对本报表示,日本对东南亚的重视确实有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考虑,有很强的竞争意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宋颖慧告诉记者,安倍访问东盟不会对中国产生不利因素。

宋颖慧认为,中国和日本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在程度层面和表现方式上不同。中国在民间交往以及政府高层的交往上与东盟国家更为密切。亲身到访过柬埔寨的宋颖慧告诉记者,在柬埔寨,能很明显感觉到中国和东南亚人的交往比日本更深厚,当地很多小规模作坊都有中国参与投资合作,而日本参与的都是比较大的企业。

在冯玮看来,目前,中国和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主要是贸易,而日本则侧重于投资和技术转让,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亦在不断加强,这点可在泰国遭受洪灾导致丰田减产一半得到印证。

在对东南亚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增强之时,日本亦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据日本《帝国信息库》统计,日本在华企业有13934家,尽管中日经贸关系由于多重因素受到影响,但最近调查发现,90%的日本在华企业不愿离开中国。

除了经济上竞争,日本亦极力渲染中国对周边国家安全之威胁。

安倍在访问柬埔寨后表示,应该以和平手段解决海洋争端,确立以国际法解决海洋安全问题的原则。冯玮认为,日本到处渲染中国威胁对东南亚国家作用有限,这些国家更侧重于经贸合作,对日本的这种渲染基本上不予回应。冯玮指出,日本此举的真正目的在于重整军队,修改宪法。

在宋颖慧看来,外部力量很难介入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关系。她告诉记者,从今年下半年来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积极。一直以来,中国和东盟部分国家对南海问题存有误解和意识概念上的分歧,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重视以及在南海问题上的表态均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问题的和平解决。

(关键字:东盟 中国 安倍晋三)

(责任编辑: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