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欲起诉国家?在欧盟看来,这是一个极不合理的争端解决措施。
当地时间21日下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欧盟委员会网站上获悉,基于欧盟内部强大的保护主义势力,始于去年的“跨大西洋(行情 股吧 买卖点)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将暂停三个月。在这三个月期间,欧盟将就谈判中涉及企业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条款充分听取民意,旨在填补法律上的漏洞。
毫无疑问,谈判暂停三个月将彻底打乱美国方面的计划。原本,美方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这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目前看来,这一计划也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欧盟内部此次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需要在TTIP谈判条款中明确建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所谓的投资争端解决是指“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ISDS)机制。ISDS是双边投资协议中常见的投资保护措施,允许外国投资者(公司)根据投资协议的规定,在投资利益受到所谓“侵害”时,针对投资所在国提起仲裁诉求。
然而,这种“公司起诉国家”的做法备受争议。因为,它赋予了外国投资者超国民待遇,同时由于它缺乏与WTO体系可比的上诉机制,常常导致仲裁结果与所在国法律的矛盾。
上周,已有10家欧盟非政府组织发表联合声明,担忧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情况下,一旦欧盟成员国引入新的环境或者劳工保护法律,跨国公司或者投资者个人就可以“侵犯”利益为由,“肆意”起诉欧盟成员国,此举将极大地影响欧盟的商业前景。
当然,欧盟的担心也不是瞎操心。之前,美国烟草行业巨头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公司就以ISDS为法律基础,因损害品牌影响与竞争力为由起诉澳大利亚政府推行平装无品牌香烟包装计划。因此,这一事件给布鲁塞尔敲响了警钟。
欧盟内部的一些左派团体甚至担心,欧盟的贸易谈判代表们最终会“屈从”美国的压力,放任ISDS机制进入TTIP条款。因此,欧盟欧洲议会社会民主进步同盟(S&D)21日在其网站上撰文,呼吁欧盟贸易委员会在与美国政府谈判时,坚决把ISDS排除在TTIP条款之外的立场。
鉴于内部强烈的呼声,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与其同伴最终做出谈判暂停三个月的决定,力争在确保欧洲的贸易投资利益与各国政府维护公众利益间取得平衡。德古赫特也承诺,今年3月将提出一份通俗易懂的与美国协议的草案内容,届时欧盟民众都可在草案提出后3个月内提出意见。
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在美国贸易谈判办公室(USTR)网站上看到美方的回应。
(关键字:欧盟 保护主义 跨大西洋贸易 TT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