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报道,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的中澳铁矿项目(Sino Iron),将成为经验不足的管理层遭遇“墨菲定律”(任何有可能发生的坏事,总会发生——译者注)的一个经典案例。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皮尔巴拉(Pilbara)地区,目前其实际投资已经超出预算的5倍。诚然,该项目终于开始产矿了,而且管理层也开始检讨问题所在,在透明度上为中国国有企业罕见。但是,当100亿美元被扔进无底洞的时候,坚持和透明就是次要问题了。
作为其全年业绩报告的一部分,中信泰富董事长的声明令人耳目一新。太多中国国企在发布声明时,似乎只是通过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找上些行业流行词,然后重新组织一下就算完事。而中信泰富董事长承认需要更加“亲力亲为”的管理,这令人感到新奇。不过怀疑人士也可能将此解读为,中信泰富永远不想再和这个项目中的合作方——中冶集团(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合作投资了。中冶最初计划将中国廉价劳动力输入皮尔巴拉地区,现在看来完全做不到。风险管理问题始终是中信泰富投资者挥不去的痛:2008年,由于在汇率对冲操作中损失20亿美元,该公司股价曾下跌50%。
中信泰富的资产包括房地产、电信和钢铁。尽管中澳铁矿项目在其中占比不足三分之一,但据其董事长所言,该项目是管理团队的第一要务。今年,该项目产量最高可能达到300万吨。要实现其2400万吨的全部产能,还需要加大投资。但中信泰富不会透露增资多少或者何时增资,也不会透露生产成本。在当前产能下,将低品级磁铁矿精炼出矿石,可谓不小的挑战。公司业绩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铁矿石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到围绕使用权费的棘手的法律诉讼。但投资者迫切想知道,该公司预期的回报率是多少。或者说这个洞已经太深了,唯一的选择是,不管怎样也要继续挖下去。
(关键字:中澳 铁矿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