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以来,油脂市场整体呈现小幅反弹。预计后期油脂市场除菜籽油外,整体反弹空间有限,下跌过程还未结束。
两大因素带领油脂反弹。一是外围因素刺激。4月份棕榈油月度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库存水平下调幅度为11.4%,超出市场预期。二是菜籽油收储因素短暂支撑市场。收储价格连续提升,但是由于菜粕销售价格随行就市或者是议价销售,实际压榨利润并不理想,这样导致临储菜籽油成本较高。4月底至5月初,市场开始预期收储政策延续,并且收储价格会提升至5100—5200元/吨之间。这样按照2400—2500元/吨的菜粕价格折算,菜籽油成本在10500元/吨附近。另外,最近三年的菜籽油成本均在10000元/吨上方。高成本会限制菜籽油期价的跌幅。棕榈油和豆油因其价格优势替代效应增强,短期内受菜籽油上涨影响而反弹。
油脂走势堪忧。短期的价格扰动因素并不改变油脂的供需结构。马来西亚和印尼将进入产量增长的季节性高峰期,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高峰一般集中在7—9月份,年度产量最高峰一般会在9—10月份出现。这对后期的马来西亚出口销售带来一定的压力,去库存过程仍然十分漫长。
今年南美增产幅度较大,而且我国在5—7月份进口大豆的到港量将达到1800万吨以上。港口前期缺货的状况也将改善,大豆开工率增加之后,更多转化为豆油库存,给豆油后期供应带来压力。
菜籽油库存一直以来难以消化,因其价格过高和存量较大,后期去库存的节奏会稍慢于豆油和棕榈油。
在库存与产量压力共存的情况下,油脂下跌过程还将比较漫长。但由于政策上的影响,菜籽油下行空间受限,更多的压力体现在豆油和棕榈油市场。建议投资者逢高沽空棕榈油和豆油,并控制仓位,防范市场意外风险。
(关键字:油脂 油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