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消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稀土产品因低价格、高品质的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稀土市场完全成了“中国时代”,多年来中国支撑了全球90%左右的稀土需求。
目前来看,国外已经达产的稀土项目有美国的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的韦尔德矿、俄罗斯的科拉半岛矿等,这些矿的年产能从数千吨到2.5万吨不等,暂时没实现满负荷生产。此外,哈萨克斯坦、印度、加拿大、越南等地均有在建稀土项目,这些项目投产、达产仍需时日。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稀土产业资源分布与利用效益分析报告》指出,按照国外已投产项目一期产能计算,2015年中国稀土产品占全球产量比例将由原先的95%降至73%;如果国外已建项目全部达到扩产产能,中国占比将下降为57%。
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题为《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的白皮书:“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表明中国在发展稀土行业的同时,需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位置往前提。
当国外项目启动供应增加时,显然企业家按捺不住了。不断加入行业队伍的稀土公司必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世界范围的稀土价格战不可避免。
不少稀土企业向行业协会反映,根据目前国内外市场变化和稀土储量特点,政府应在出口配额上采取“轻重有别”的办法,重点控制重稀土出口,逐步放开轻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逐步取消镧、铈出口配额,鼓励大量出口镧、铈等富余元素,占领国际市场。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轻重有别”有一定的必要性。但目前国家层面对稀土产业的考量,还是以一个整体的产业来布局,还没有达到轻重有别这一步,更别提按元素来分。
此外,国家对稀土的政策都可以在2011年的12号文中找到,以后的政策也很难突破这个范围。12号文于2011年5月下发,全称为《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这份纲领性文件敲定了行业发展目标,即用1-2年时间,建立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此外,该文件提出,完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等。
(关键字:稀土产品 稀土市场 稀土需求 稀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