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份中国钢铁行业PMI为42.9%,环比回升4.5个百分点,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从分项指标来看,除积压订单以及成品材库存指标出现下降,雇员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持平外,其余指数全面回升。得益于钢厂库存的降低以及冬储两方面情况,钢厂出厂价格得以低位回升,进而保持良好的利润空间,产能利用率增加,导致供给出现增加。而钢厂在节前的补库也推升了原材料的价格,二月份生产成本较一月份有明显上升。但节后的需求复苏进程将会较为缓慢,不过厂内库存相对低位,预计二月份钢价将呈震荡运行态势。
1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2.2%,环比上升6.5个百分点,处于荣枯线下方。一月份社会库存始终处于低位,规格断档现象比比皆是,激发了市场的补库情绪。而且,相较于往年,今年低价格、低库存的现象加剧了市场冬储的情绪,新订单指数出现明显上升。
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2%,环比增加3.2个百分点。由于十二月份钢厂生产大幅度亏损,诸多有出口能力的钢厂如沙钢、永钢、中天均加大其外贸力度以减轻亏损状况,新出口订单指数出现回升。
1月份产出指数为42.3%,环比上升8.4个百分点。随着价格的反弹,钢厂生产利润得以保持,而且社会库存偏低,进而激发了钢厂的复产情绪,产出指数出现明显增
1月份成品材库存指数为47.0%,环比降低3.8个百分点。一方面是临近春节的终端补库潮,另一方面是市场的冬储行为,两方面共同叠加导致成品材库存指数出现降低。
1月份的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4.0%,环比增加4.3个百分点。前期钢价的不断下滑致使原材料采购价格击穿40美金/干吨,最低至37美金/干吨左右,原材料价格超跌于成品材使得钢厂生产利润有所好转,随着钢价的反弹,钢厂加大了原材料采购的力度。原料采购价和原材料库存两项指数均出现明显增加。
(关键字:钢铁业 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