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华家电商务网<<电器制造商



2000年中国家用电器进出口情况与特点 [6月25日]

[关键词] 2000年 中国 家用 电器 进出口情况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China誷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2000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year 2000 witnessed a fast increase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China誷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Altogether, 3396 house
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enterprises exported their products to 197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export volume of 479 enterprises exceede
d US$1 million. Ten exceeded US$100 million. Ninety-seven were betwe
en US$10 and 100 million. The export structure was readjusted in 200
0. The main exports are now technology-intensive, high additional va
lue and high quality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cluding air-conditione
rs, refrigerators, microwave ovens and dust collectors.
一、2000年中国家用电器
进出口基本情况
    1. 2000年中国家用电器商品进出口高速增长。家用电器进出口总额72.78亿美
元,比1999年增长27.35%,其中出口57.35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5.45%,所
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出口金额比上年净增加了14.16亿美元,增长幅度为32.79%。
    2. 2000年中国共向19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家用电器商品,比1999年增加了4个国
家和地区。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出口额共为553548.36万美元
,占全年家用电器出口总额的96.52%。美国仍然是中国家电出口最大的贸易伙伴,2
000年对美出口184413.42万美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26.2%,占2000年出口总额的3
2.15%;香港地区位居第二,全年出口65068.22万美元,比1999年同期增加9.5%,占
全年出口的11.35%;日本居第三位,出口49875.9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2%,
占全年出口的8.7%;德国居第四位,出口35615.2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占
全年出口金额的6.21%;英国居第五位,出口25055.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8
%;意大利居第六位,出口19470.3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4%;第七位至第十位
的国家依次为: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中国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家用
电器商品的金额均超过一亿美元,合计出口额为434426.53万美元,占2000年中国家
电出口总额的75.75%。
    3. 在2000年家电商品出口中,一般贸易额为118733.5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20.70%,比上年同期增长51.4%,所占比例比上年同期多了2.3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
额为450880.9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8.62%,比上年同期增长24.7%,但所占比例
比上年减少了进2.4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为948
24.94万美元,占出口金额16.53%,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9%。进料加工贸易356055
.9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0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4. 2000年经营家用电器商品出口的企业共3396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家,其中
国有企业2086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61.43%,比上年减少37家,出口额185882万美
元,占出口总额的32.41%,比上年增长24.9%;三资企业974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
28.68%,比上年减少23家,出口额30953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3.98%,比上年增
长28.47%;集体企业227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6.68%,出口额73524万美元,占出口
总额的12.82%,比上年增长87.08%;个体企业101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2.97%,出
口额449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0.78%,比上年增长1028.39%;另外还有其他类型企
业8家。
    5. 2000年出口企业中出口额超过百万美元的企业共479家,出口金额为539872.
83万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额的94.14%,其中出口额在一亿美元以上的企业10家,出口
额181088.88万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额的31.58%,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不足亿美
元的企业97家,出口额为243309.74万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额的42.42%。
二、2000年家用电器出口的主要特点
    1.中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全面大幅增长,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好形势。家用电器商
品出口额从1999年的43.19亿美元,一跃上升到57.35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32.7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用电器有三次比较大的出口增长期,一次是在1993年,家用电
器商品出口从1992年的4.49亿美元,增长到11.13亿美元,增长147.88%;另一次是在
1994年,出口增长31.01%;第三次是1995年,出口增长35.37%。这三次增长都处在家
电出口的早期,出口的绝对金额并不大。2000年的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大幅增长是经过
十几年的发展和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取得的一次高质量的大幅增长,这预示着中国家
用电器后劲较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结构调整已初步到位。多年以来,中国家用电器出口商
品以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小家电商品为主,如:电风扇、电吹风、电熨斗、电
饭锅等等。2000年中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以空调器、电冰箱、微波炉、吸尘器等技术
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档家用电器商品为主,其中,空调器等4种商品出口金额为21.
46亿美元,占2000年家用电器出口总额的37.42%。
    3.小家电商品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小家电商品制造不论在设计、工艺模具、款式
、材料、包装等各个方面都发展迅速。因此,小家电商品出口连年增长,2000年小家
电商品出口在全国家用电器商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主要家电出口商品。其中电
烤面包机出口额为3.95亿美元;电咖啡壶出口额为2.72亿美元;多用食品加工机出口
额为2.37亿美元;电熨斗出口额为2.12亿美元;电饭锅出口额为0.84亿美元;电吹风
出口额1.48亿美元;其他电锅和未列名电热器具出口额为2.46亿美元。以上7类商品出
口金额合计为15.94亿美元,占2000年家用电器出口总额的27.79%,这充分说明了小家
电商品在中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中的重要位置。由于欧洲、美洲小家电市场非常广阔,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小家电商品仍会有较大的出口。
    4.中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并且
在进一步扩大。南美、非洲市场拓展速度很快,2000年增加的8个国家和地区,全部在
南美洲和非洲。
    5.中国家用电器企业在国外办厂已初见成效。多年以来,中国许多著名的家电生
产企业,都先后在东欧、南美、非洲以及北美尝试办厂,合作生产或SKD、CKD组装。
经过几年的探索,2000年3月海尔集团成功地在美国南加州创建美国海尔,率先在经济
发达的美国办厂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家电业已初步具有同国际家电巨头抗争的能力,也
说明中国家电行业日趋成熟。在今后几年中,中国会有更多的家电企业走出国门,在世
界家电舞台上演“中国功夫”。
    6.家用电器商品从出口创汇向出口创牌发展。随着家用电器商品出口结构的调整,
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耐用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增加,劳动密集型的低档家电商品的出
口在逐步减少,出口经营单位也在发生变化。大家电商品货值比较高,需要有较大的资
金和完整的配套售后服务,因此,生产企业自营比例在逐渐增多。经营者的变化带来销
售经营思想的变化,以前外贸公司什么都可以经营,因此不用花钱培养品牌,只要能创
汇完成任务,就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在企业销售经营的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让市
场认同自己的产品,才可以获得利润。因此生产企业的经销人员会千方百计培养市场、
宣传品牌,将出口创汇与出口创牌结合起来,最后在国际市场创出中国的家电名牌。
    7.中国已形成一批家用电器出口的主力军,一大批出口经营单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效益。
    2000年家用电器商品出口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多达107家,出口金额占全年家电出
口总额的74%,并且有10家企业出口突破一亿美元大关,比1999年增加了5家,这标志着
中国已有一批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良好的销售渠道,具备了参与国
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些企业在中国家电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8.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大家电商品是中国家电出口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电风扇曾长期在中国家电商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但2000年空调器商品出口高速增
长,出口高达9.5亿美元(含零件),比1999年增长94.27%,净增长了4.61亿美元,已形
成出口规模,成为家用电器出口的最大宗商品。这表现出中国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有了很
大突破,也成为中国家电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力。
    9.劳动密集型的低档家电商品出口呈现疲态,但仍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高档家电商品出口的增加,电风扇、电吹风、电熨斗等劳动密集型的低档小家
电商品的出口地位被动摇,但南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仍有一定的市
场,另外,市场本身也有不同档次、不同的消费群体的区别与要求,因此,低档家电商
品出口还会稳定增长。
    10.日本市场在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松下、东芝、日立
等家电生产企业已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了国外,国内生产能力不足,需进口大批家电商品
,因此中国家电得以迅速在日本市场上发展。
三、扩大家电商品出口的意见和想法
    1.加快家电商品出口结构的调整,贯彻国家出口“以质取胜”的战略,增加高档家
电商品出口的份额。中国家电商品出口虽增长很快,但名牌优质的家电商品所占比例还
不大。近年来,我国家电商品的主要市场已开始向欧洲及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
地区转移,但高档家电所占比例和份额还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继续开发新产品,不断
提高家电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高出口企业的效益,完成从家电生产大国
向家电出口强国的转变。
    2.推进市场多元化,鼓励企业到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办厂,包括到国外办S
KD、CKD散件组装厂,利用某些国家散件进口税率较低的政策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3.加大对出口名优商品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国外营销网络。
    中国生产的家电商品在设计、款式、质量和性能等各个方面,与国际名牌跨国公司
的商品的差距已经很小。现在我们与国际名牌企业的最大差距在品牌宣传上。由于我们
的企业涉足国际市场时间不长,资金不够雄厚,即使是中国的最著名家电企业也没有进
入世界500强之列,因此在国外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来宣传我们的产品,便有些力不
从心。但要使国外的消费者了解我们的产品,并且购买、使用我们的产品,就必须在广
告宣传上下大气力。只有在国外消费者的心里打上中国商品的烙印,我们才能逐渐占领
国际家电的中高档市场。另外,企业要保持长期稳定的市场,必须建立完善的销售、代
理和售后服务网络。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家电企业扩大出口的最主要问题和突破口。
    4.优化经营队伍,维护出口秩序,避免内部打乱仗,保护出口企业的市场和效益,
防止和避免进口国对中国家电商品提出倾销控告。
    5.实施名牌出口战略,创企业自己的品牌,用自己的品牌出口,并且提高商标意识
,保护自己的商标,创国际名牌。
    6.企业内部挖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降低成本、降低费用减小消耗的同时,提高
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针对不同市场开发出不同性能、质量的商
品,提高商品的适应性。
    7.选择优秀的国外销售代理商。中国家电企业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要寻找
和选择好代理商。有的企业急于扩大出口,力求尽快占领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市场,在选
择代理商时没有做好深入的调研,给企业今后的发展造成困难。因此,必须要选择具有
一定经营经验,在当地销售信誉好,有相当规模且资金雄厚的代理商作为企业的地区合
作伙伴。否则,轻易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销售权交给某个商人或公司,对企业在这个国
家或地区的信誉和发展都是很危险的。
    8.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及避免贸易纠纷。
    随着中国家电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增加,国际上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对中国企
业和商品已非常重视,特别是中国家电商品在质量上已达到国际上的较高水准,且价格
上具有优势。因而外国公司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是早有防备的,他们常常采用非关税
的贸易壁垒手段,如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等方式对中国家电商品出口进行干扰。
在2001年德国科隆家电展上,意大利的扎努西公司对南昌—齐洛瓦公司的无端起诉,虽
然最终中方胜诉,但意方也达到了遏止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的
企业也应及时学习掌握国际贸易中的这些游戏规则,运用这些规则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从而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
    9.以国际市场为依托,选择、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商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
地区,由于人种、地域、生活习惯、消费水平、文化层次以及气候条件等等原因,人们
对家电产品的品种、款式、色彩、材料等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选择。例如电冰箱,美国人
需要300升以上的大容量冰箱,而在款式上力求简单、实用;欧洲使用的冰箱一般中等
容量为佳,在冰箱的款式上力求多一些“文化”的氛围;在东南亚使用的冰箱要求150
L-200L左右,但由于其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雨水较大,对防腐的要求高。其他
产品也是这样,因此,企业要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和消费群体,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
    10.国家对企业要有持续稳定的出口政策,并且保证及时将企业上交的税款退还
企业,用于再出口。不论国家出口形势怎样,都应始终对出口企业加强监管力度,打
击假冒伪劣商品出口,打击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维护国家的出口形
象,维护出口秩序,保证我国外贸出口健康有序地发展。■
    (编者注:由于统计口径及范围差异,本文部分数据可能与本刊以前报道的有所
不同。)  
 


版权所有:   《电器制造商》杂志社
联系人:黄敏   电话:(010)65129277    EMAIL:chiapp@sina.com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邮编:100740    传真: (010)6524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