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在即SAP紧急布道 [10月22日]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SAP 紧急布道
2001年7月16日,SAP全球执行董
事曾彼得博士(Dr.Peter Zencke)正式来华访问。虽然SAP方面否认曾博士此行与
中国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入世的预测有直接关系,但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
者还是嗅到了中国入世对SAP的诱惑。
随着中国入世大局已定,中国对企业信息化日益关注,而中国企业的迅猛发展,也
吸引了更多企业管理软件巨头的目光。那么,作为全球第三大软件商的SAP究竟能
够给入世后的中国带来什么呢?从去年开始,SAP开始了对mySAP.com的推广。SAP
大中国区总裁西曼先生形容这个电子商务化平台就像一把巨大的伞,下面涵盖了所
有企业各方面的需求,包括电子商务、客户关系户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额外负担
户业务数据管理。
曾彼得博士负责SAP公司亚太地区业务期间,极具前瞻性地认识到中国市场迫切需
要适合中国企业具体情况的先进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为此他发起并成立了“SAP
(中国)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中心”(CBSC)。该中心以mySAP.com为框架,针对本
地市场的特殊需求,为国内用户提供全面的协同商务解决方案,全力推进中国企业
信息化和协同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解决了以往ERP“不服水土”的问题。在近期
,清华大学曾对SAP的160家国内用户进行调查,其中只有3%的用户表示说对ERP的
实施并不是很满意。
在新闻发布会上,海尔作为SAP实施ERP的成功案例被多次提及。
目前,海尔的供应商为978家,平均每个月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定制7000多种
产品,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15万余种。如此大的规模固然令人称羡,但也给工作
带来了巨大困难:假设在一个仓库里完成上述工作,就需要数十万平方米的普通仓
库,上百个保管员、叉车司机等多工种工作人员,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
应商手中最快需要5-7天。
为了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和提高物流效率,海尔请来了SAP公司为其打造现代物流管
理软件系统。2001年3月31日,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正式启用。在当日举办的“海尔
现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讨会”上,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指出,物流帮助海尔实现了
“三个零”的目标和能够在市场竞争取胜的核心竞争力。“三个零”即零库存、零
距离、零营运资本。最近,海尔接下了一个其他厂家都不敢接的国外大订单,订单
要求7天内交货,而海尔正是凭借优良的供应链系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据SAP中国咨询服务部总监芮祥麟先生透露,截止到今年6月,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
,海尔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采购的采购量达20亿元人民币,平均大约可节省4%即
8000万人民币的成本。
在新闻发布会上,曾彼得博士谈到,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
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加速信息化建设,善用ERP、CRM和SCM提高竞争优势,才能
在未来的严酷竞争中生存。2001年上半年,华凌空调、大唐电信、广州日报报业集
团等几十家不同规模的企业成为SAP的新客户,使SAP在中国市场比去年上半年增长
了400%。而就在今年初,SAP对2001年中国市场预测的增长率为50%,而全球为30%
。西曼先生更是非常自信地宣称,已在国外开展分公司的大型中国企业中99%都是
SAP的客户。■
背景资料
SAP公司是全球第三大软件企业、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SAP公司由5位
前IBM公司系统工程师于1972年创建,目前在50多个国家拥有25000多名员工。
MySAP.com电子商务平台是SAP公司目前的主打产品,它通过联结协同地线和移动商
业技术、行业专家以及实施功能,使企业加深同其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联系,规范流
程,并通过供应链提升效率。目前,SAP在120多个国家有13500多名客户和30000多
个系统安装点。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80%采用了SAP软件。作为世界知名的家电
企业,西门子公司和索尼公司是SAP的忠实客户。
截止到6月30日,SAP上半年全球销售额比2000年同期增长26%,达到33.8亿欧元,
运营收入共增长76%,达到了6.57亿欧元。其中,SAP中国公司以优异成绩赢得总部
的极大关注。
在今年的早些时候,SAP大中国区总裁西曼(Mr.Klaus Zimmer)先生在接受中国媒
体采访时指出,中国大陆市场和全球相比还是比较小的,SAP最大的几个盈利地区
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但中国市场的增长点已经很高。
(.E205B04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