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萎缩成就“四大家族”的半壁江山 [2月4日]
[关键词] 家用电器
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跳跃性的发展之后,近年市场增长幅度明显放缓,家电广
告随之处于萎缩状态。家电业电视广告在1999年达到42亿元时的行业广告大战仍然
历历在目,好景不常在,伴随着家电全行业的亏损,家电业广告量就拾级而下,而
且一年不如一年,让人心寒。“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冰箱行业的广告也无法幸
免。
行业增长缓慢 广告投放萎缩
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Central Viewer Survey & Consulting Center)对全国40
6个主要电视频道的广告监测显示,冰箱行业在1999年达到5.9亿元的最高点后,就
掉头向下,以每年30%左右的降幅减少,具体数据见表1。
根据上述近两年冰箱行业在电视媒体广告投放额,结合其月度广告量分布,来观察
2001年冰箱行业的电视广告投放的规律,其主要呈下列几大特点(见图1):
特点一:数据显示,冰箱行业是季节性强的产品,广告投放高峰集中5-6月。
特点二:全年广告投放呈现明显的最高峰和低谷(2月)。
特点三:与2000年相比,2001年的广告量起伏平缓,显示行业广告投放更为谨慎。
特点四:行业品牌减少。2001年,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仅监测到30个冰箱品牌在电视
屏幕亮相,比2000年的品牌个数减少了约25%。原因很简单:由于国内家电生产能
力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农村市场又没有真正启动,造成国内家电产品明显供大于求
。而冰箱相对是较为弱势的产品,国内普及率又十分高,产品积压当然十分普遍。
大量积压产品和竞争压力不断上升,最终导致了价格战的爆发。在高强度的竞争环
境里,适者生存——要么企业消失,要么被兼并或被收购,失去自己的品牌。
四大家族互不相让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冰箱行业的四大家族,海尔、科龙(容声)、美菱、新
飞冰箱,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占行业的半壁江山,主导着行业的发
展方向。他们在广告投放市场中的活动,当然成为关注的主题。
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的电视广告监测数据,这四大家族中的成员,除海尔之外,今
年1-9月的广告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见表2)。虽然四大家族的广告量都减少,
但由于行业整体广告量也巨幅缩减,所以,他们在行业电视广告中的总量比例不降
反升,从2000年的44%上升到今年的48%。今年电视屏幕的行业广告“声音”虽然小
了,但平静下面存在着“暗流”。某些品牌利用今年比较清静的媒介环境,大张旗
鼓,如:西门子冰箱,广告量就从去年同期的1500万元,涨到4100万元。三星冰箱
,由去年同期的50多万元,上升到今年的700多万元。而去年风头强劲的伊莱克斯
冰箱,经历了去年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后和新闻操作后,今年回归平静,广告量减
少了一倍多。实际上,去年伊莱克斯冰箱刚刚冒头,所有的广告全部投入在公司形
象广告上,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而今年,它的媒介策略已经转移
到产品的推广上——“智冷双全电脑温控冰箱”。
让我们也看看行业新兵的表现。这些新兵们原都是某一家电产品的翘楚,几乎都是
通过OEM方式进入冰箱业。以这种方式切入冰箱行业,可以说是成本最低,退出也
是较快的方式。所以这些新兵在他们冰箱产品成长发展过程中,会密切留意产品的
市场表现。如果发现该产品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该企业就会很快地停掉所有的广
告投资,所以每年我们都会看到消失的品牌。我们从广告量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新
兵们今年的信心和市场的表现似乎不是太好。TCL冰箱的广告量从去年的近1500万
元,减少到今年的28万元。康佳今年的冰箱电视广告量还有500万元,但市场表现
不尽如人意。而今年大肆宣传进入冰箱行业的海信,砸下了近700万元的广告。效
果如何,留待市场来检验吧。
新品——撬动市场的武器
俗话说:只有“没有需求的产品”,不会有“没有需求的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
,冰箱行业巨头以新品打造竞争优势是不遗余力,而且市场新品是层出不穷。他们
都希望通过新品的推出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竞争中走出一片天空。
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1-9月的广告量中,共推出43个新产品
,占今年所有产品的42%(以有投放电视广告的产品数目为基准),而新品的广告
量占总量的比例更达到65%。以海尔和新飞为例:海尔冰箱,今年共推出新品8个,
占其总产品数目的57%,体现了海尔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而新飞冰箱,今年共推
出新品5个,占其总产品数目的41%。同时,海尔冰箱与新飞冰箱在新品的电视广告
投入,分别占总投放的74%和76%。
同时,由于近年新技术的兴起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流行,冰箱行业的新品名字都纷纷
与电脑化、数字化、节能、环保或者个性化沾上边,确实让人眼花缭乱。而且这些
新产品几乎占该品牌今年广告投入的60%-85%,成为企业开辟疆土的绝对主力。如
:西门子E智冰箱占80%,海尔太空王全频冰箱(64%);新飞数码神鹰冰箱(75%)
;伊莱克斯智冷双全电脑温控冰箱(85%)。
不过,由于这些新品都运用了新技术,所以在价格比方面,都比普通的冰箱贵许多
。目前来看,一般的消费者,对这些新的科技产品,只能感受和体验他们而已,让
消费者掏钱购买很难实现。他们更多是追求冰箱的一些基本的功能,如:保鲜效果
、制冷能力、款式和价格。
洋品牌大战上海滩
从地区来分析,今年1-9月的电视广告量最多的省市,与2000年同期的完全相同,
只是排位稍微调动了一下,揭示了目前市场的热点还是集中在大城市。上海市仍然
是广告量最多的地区,广告量达2700万元(见表3)。在今年前5位地区中,浙江地
区由于“华日冰箱”和“西冷冰箱”广告量的减少,广告量的下跌最为厉害。而广
东和江苏地区是全国仅有广告量上升的地区。
上海地区尽显十里洋场的气派,成为各家洋品牌的必争之地。西门子、伊莱克斯、
夏普、三星、LG等外资品牌,在上海的投放量达1600万元,占上海总量近60%。究
其中原因与上海人崇尚外资品牌,而且当地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地区竞争者有关。这
些条件为“外来者”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广东省和江苏省,因分别有“海尔太
空王全频”和“新飞数码神鹰”的大量广告投入,令这两个省份今年的广告量不降
反升。两个产品在两地的投入几乎占当地广告总量的30%强。同时,“海尔太空王
全频”和“新飞数码神鹰”在广东和江苏的广告量,是他们全国各地中广告投入最
高的区域,其营销策略是显而易见的。
从媒体选择的角度来看,冰箱行业与其他家电行业的媒体投放策略,有着许多的相
同的共性:“中央电视台是冰箱广告投放最多的媒体”。今年1-9月,中央台冰箱
广告量已经达1.08亿元,占全国投放量的45%,比去年的41.6%略有上升。而且,在
冰箱行业中,还有一点与其他家电产品不同的是:无论是国内的“四大家族”,还
是行业的“新兵”,或者是“洋品牌”,对中央台似乎“全情投入”。他们在中央
台的电视投放量,往往占该产品(品牌)的总广告量的50%,如:西门子E智冰箱,
在中央台投了3300万元;LG鲜鲜多酷灵冰箱,投放了450万元。洋冰箱品牌对中央
台的格外喜爱,在家电行业中是比较少见的。
入世的大门已经打开了,对于我们民族家电业,是机会,也是挑战。将来,行业的
竞争已不存在“土洋之争”,而是技术与服务的竞争。目前的竞争格局只是暂时的
,我们的家电市场还是充满着变数。
(注:1. 以上监测数据是对全国406个主要频道的监测所得。
2. 广告费用的统计根据各电视台和报刊的公开价格计算,不考虑折扣与竟投。
3. 央视调查咨询中心拥有对上述数据的最终解释权。)
(.E205B04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