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华家电商务网<<电器制造商



“变色龙”再次变身 “三不变”难释疑云 [2月4日]

[关键词] 科龙 电器
“变色龙”再次变身  “三不变”难释疑云
科龙电器股权易手
黄 晨
科     龙的善变对于整个家电业来说都     有点司空见惯了,科龙也因此得了个
“变色龙”的雅号。但这次科龙的股权变更还是让人大吃一惊,即便是科龙内部,
也觉得这次变化就像是一场地震。
国有资产抽身而退
2001年10月31日,科龙电器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科龙(容声)集团将所持2
0477多万股科龙电器法人股,以5.6亿元转价款转让给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
限公司,格林柯尔以占总股本比例20.6%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这次容桂镇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国有资产从科龙电器退出,业内议论颇
多—这次法人股的转让价格每股不到2.74元,而其净资产是每股4.17元。即便如此
,容桂镇政府表示其持有的余下13.46%的股份还将继续转让。容桂镇政府认为,作
为科龙的一级地方政府,在出让股权时,价格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到企
业以后的发展以及企业对当地税收、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的贡献。所以这
次交易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是“贱卖”,而是合算的。
容桂镇政府对外的解释是,科龙的最大股权变更事宜是产权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政
企分家的正确道路,是经济发展中很正常的一件事。股权变更是按顺德市政府一系
列政策执行的,并不是为了转换而转换。而且,原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代表,顺德
市容桂镇镇长刘知行对外界表示,容桂镇镇政府还将继续出让剩下的13.46%的股份
,彻底退出科龙电器。
3天后,也就是2001年11月2日,在科龙电器召开的临时董事会上,董事长徐铁峰、
营销副总裁屈云波、财务副总裁余楚媛、执行董事冰箱公司总经理蔡拾贰及4位非
执行董事李保国、黄宜弘、张绪生共8位董事提出辞职。至此,董事会9人中只有广
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府股东代表李振华没有提出辞职。
同日,格林柯尔方面向董事会提交了新董事候选人名单,其中有5人与格林柯尔有
关联背景。11月6日,科龙电器发布了召开股东大会的临时通知,一切有关辞职和
新当选董事的决议需要12月23日临时股东大会确认生效。
格林柯尔入主科龙
据悉,成为科龙单一最大股东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系格林柯尔集
团为此次收购而注册的一家公司,其董事长顾雏军是格林柯尔集团的创办人。科龙
方面提供的资料称,格林柯尔集团是一家以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以
及制冷设备与空调工程的优化设计、施工为主业的跨国公司,目前已成为世界三大
新型无氟制冷剂供应商之一。该集团所生产的高科技专利产品—格林柯尔制冷剂,
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可直接替换等显著特点,被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权威机
构推荐为氟利昂的替代产品。
顾雏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购买不进入流通的法人股作为大股东,对公司的影
响肯定是正面的,而其收购科龙的惟一目的就是通过对公司的运作,追求盈利。他
说,中国的家电品牌在科技含量上没有差别,大家多是在营销手段及产品功能上竞
争。而格林柯尔的制冷技术能带动科龙整体成本的降低,同时扩大外销,减少淡季
。
顾雏军说,收购科龙的行动还会继续,直至格林柯尔拥有科龙股份的比率临界30%
。但面对人们对科龙频繁变动的担心,顾雏军表示,只会让格林柯尔的人参与并争
取控制科龙股份公司的董事会,不会派人加入科龙股份公司或是集团的管理层,如
果有需要也只会出钱在内地聘请职业经理人。据了解,在新老股权转让的过程中,
双方对保持科龙现有员工及领导层的相对稳定已经达成共同协议,并承诺:第一,
科龙现有的管理层和员工保持不变;第二,现有营销政策和售后服务政策保持不变
;第三,产品的研发体系保证不变。格林柯尔在进入科龙后,将利用自身的国际化
背景和网络优势,迅速提升和拓展科龙的出口业务,尤其在进入WTO后,协助科龙
保持与世界级企业的良好竞争能力。
顾称,三五年后,人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科龙。而新董事候选人之一、顺德市格林
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
刘从梦认为,“格—科”重组,是一个双赢的开始。
经销商家疑虑重重
无论格林柯尔公司方面如何描绘科龙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此次收购行动显然已经在
科龙部分经销商中产生震动。
在不久前召开的科龙经销商恳谈会上,苏宁集团总裁张近东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科龙公司的股权变更按理说应该是一件正常的事,可主要是科龙公司变得太频繁了
,使得我们经销商不得不关注科龙的变更。因为作为经销商我不仅投入我的资金同
样也投入我的精力。大家知道,销售渠道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显得非常重要,科龙
如何能保证经销商的信心?”部分经销商代表也提出了担心的问题:新股东对中国
空调市场激烈竞争有无足够的心理准备?新股东入主科龙后是把科龙作为商品,还
是把科龙的产品作为商品?格林柯尔在投资科龙后,将会把业务的重点放在低端产
品,还是上游产品?
面对各位经销商的问题,刘从梦代表格林柯尔再一次重申了“三不变”承诺。科龙
总裁徐铁峰当场解答了经销商们的问题,表示,政府退出竞争性行业是发展的必然
趋势。本次股权变更其实是顺德政府推行政企分家、把企业还给市场的一次正常结
果。科龙与格林柯尔在制冷链上的合作,并不仅仅在于科龙使用格林柯尔的制冷剂
,而在于科龙作为制造企业一直致力于制冷的应用技术,而格林柯尔则具备了对制
冷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两者结合,有助于加快实现科龙提出的做世界上最好的空
调、最好的冰箱的目标。
业内人士议论纷纷
“格-科”收购一事在家电行业内也引起种种议论。11月12日,2001年中国家用电
器技术大会让300余名业内人士汇聚杭州。尽管此时距格林科尔收购科龙股份一事
已过去半个月,但此事还是人们最常谈到的话题之一。
最为普遍的反应是意外。有消息灵通人士称知道前几个月容桂镇政府为股权变卖一
事与一些企业进行了广泛接触,其中包括一些著名外资企业,但还是对结果表示“
没想到”。与科龙经销商的担心类似,人们不知道对家电行业市场、生产并不很熟
悉的格林柯尔将使科龙变向何处。
记者更意外地发现,即使是这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士,也普遍对声称是全球第
三大制冷剂公司的格林科尔及其产品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记者在会上没找到一
家企业称其产品采用的是格林柯尔的制冷剂。
据了解,科龙总裁徐铁峰全面参与了“格-科”收购的谈判过程。虽然收购合同已
经签字,但格林柯尔的收购资金还未到位。
格林柯尔集团如此神秘,人们的担心不难理解。毕竟科龙是个相当不错的企业,虽
然去年首次出现亏损,但今年以来显然已经开始好转,尤其是海外市场拓展相当喜
人。但愿此番变化不会对科龙刚刚开始的良好发展势头产生影响。格林柯尔显然需
要在今后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承诺,增强人们的信心。
 (.E205B04001.)
制作 中华商务网

版权所有:   《电器制造商》杂志社
联系人:黄敏   电话:(010)65129277    EMAIL:chiapp@sina.com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邮编:100740    传真: (010)6524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