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倒挂和销售保值对高位盘整的市场价格稳定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价格倒挂有两种情况:一是钢厂价格先期合理,由于市场价格下跌引发价格倒挂。出现这种情况,只要钢厂在下月价格中合理下调出厂价格,一般不会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市场价格下降一般幅度都不大。
二是在价格面临回落风险时,钢厂价格制定就高于市场价格,一些钢厂既维护价格倒挂,称之为护盘。又开始对代理商“承诺保值”销售。实际上价格倒挂后的钢厂追补保值政策,是一个钢厂和经销商都不对稳定市场价格承担责任的价格政策。
这次价格下跌虽然有价格大幅上涨后出现市场交易萎缩的风险原因,市场客观需要有个价格高位盘整和稳定。此时价格倒挂,市场和经销商已无力继续跟涨。虽然市场出现小幅价格回落,但是经销商一般不会冒亏损的风险,大幅降价。
仅仅这个原因,并不会导致价格的大幅持续下跌。道是价格倒挂和后来的售后保值竞争,使价格秩序混乱才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问题在于,一是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上看,这项价格政策的结果虽然保证了一些钢厂的合同,但是经销商关注的是市场销量和躲避市场风险,加快了降价销售的趋势和价格的下滑。二是在市场价格高位震荡期间,这种价格政策对市场价格稳定的破坏力极大。从这次实践看,它甚至可以使市场价格直落行业底谷。
正是在一些钢厂出台了承诺保值后,引发了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没有保值的经销商和钢厂都不得不面临价格下调的选择。
今年7月市场下跌与去年的市场价格一路下跌在市场运行大态势上有根本性的不同。
历史上钢厂也执行过销售保值价格政策。例如,鞍钢在90年代就对已经定货的经销商实行过“遇涨不涨、遇降则降”。但那是在价格低谷中,钢厂为稳定客户所采取的政策。正是因为在价格低谷,政策只是维护了经销商的合理利益,减少经销商的经营订货风险。遇市场价格下跌,经销商虽然没有盈利,但也没有亏损。对市场价格并没有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去年国际市场面临高库存风险释放,价格直落市场低谷。中国在国际市场价格下跌的大态势影响下,出口由3月的220万吨直落到134万吨,每月80万吨的板材资源直接转成国内资源压力,导致国内市场出现供需大态势的周期性变化,价格也直落行业成本线。2005年钢厂虽然出现价格倒挂和销售保值,但那是在市场供需大态势上的走势下跌。是什么政策都改变不了的市场价格回落趋势。
无论从中国钢材市场近期价格下跌走势的特殊原因分析,还是国际与国内市场走势的关联性看,中国这轮钢材市场价格下跌都是短期阶段性的。并不是今年下半年钢材市场走势的总趋势,如果钢厂合同不足可以按市场实际价位合理降价竞争,虽然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回落,但这时经销商不敢冒亏损风险继续降价。这就在利益机制上形成了钢厂和经销商共同努力稳定市场价格的局面。
显然在市场背景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钢材市场的历史上,不是因资源过剩压力,而是因市场价格秩序混乱导致价格从高位震荡转入大幅下跌还是很少见的。
由于保值政策不同,必然引发市场价格秩序的混乱;必然引发经销商订货渠道的变化。仅6月底钢厂库存就增加了60万吨。7月一些钢厂合同不足和库存增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价格优惠的钢铁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钢铁企业和新产能投产的企业,利用一些钢厂的价格倒挂,迅速加快了市场占领和生产发展。最终将市场压力转移到价格倒挂的钢厂。虽然价格倒挂导致钢厂合同不足,最终会使问题得到解决,但这种竞争态势的特殊表现形式应该引起钢厂营销的重视。
特别是今后几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更多的时间是在合理利润基础上的高位震荡盘整态势。因此更要重视价格倒挂和售后保值价格政策对市场价格稳定的破坏力。钢厂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价格稳定,价格贴近市场实际,经销商这个时候不会恐慌。这就在价格、利益机制上把市场价格稳定的风险防范责任留给了经销商。
近期中国钢材市场走势特征和基本影响因素,以及价格跌势之大,市场背景之差异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价格危机。 这次本不该发生的价格危机给钢厂和经销商都造成了惨痛的损失。其教训也是深刻的。我们之所用较多文字分析这个问题,一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二是下半年市场不稳定因素有增加的趋势,如果中国钢材市场不能尽快的走出价格危机,必然减弱后期市场抗击风险的能力。三是在今后的市场走势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关键字:价格倒挂 销售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