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建筑钢材> 推荐资讯

钢铁产能被指越淘汰越大 地方政策打折扣

2012-9-24 15:14:05来源:北京晨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钢铁行业的发展悖论让业内人感到困惑:产量高了、库存多了、炼钢技术进步了,钢铁企业却不赚钱了,钢铁行业生病了吗?钢铁行业的这场病因,可以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启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及大型工业项目的审批通过,让钢铁行业不断“大干快上”。
  • 关键字:
  • 钢铁产能 淘汰 地方政策 折扣

钢铁行业的发展悖论让业内人感到困惑:产量高了、库存多了、炼钢技术进步了,钢铁企业却不赚钱了,钢铁行业生病了吗?钢铁行业的这场病因,可以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启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及大型工业项目的审批通过,让钢铁行业不断“大干快上”。几年来,我国粗钢生产能力由2007年末的6.1亿吨上升到2011年末的8.6亿吨,远远超过了有效需求。

地方的过剩现象更为严重,在一些民营钢企看来,地方不会对作为纳税大户、就业大户的钢铁企业管得太严,“中央态度坚决,但一到地方就打折扣了,产能越淘汰越大。”一位河北的民营钢企负责人对记者透露。

产能过剩还导致了部分钢贸商资金链断裂、跑路自杀。“问题的源头就是下游需求不足,一些钢贸商囤货过多、投资过大,再加上超范围经营,最终企业破产。”业内分析师认为。

虽然国家在2009年9月就出台了政策抑制产能过剩,但现实版的“囚徒困境”仍在上演:明知道停产限量对总体行业和总体利益有利,但出于对自己停产会为竞争对手让出空间的担心,反而一边继续生产一边等待其他企业停产。对于减产,钢铁人士这样盘算着:“规模效应对钢企至关重要,即使吨钢价格上升,但产量下降,总收入还是下降。”业内人士分析。

炼一吨钢只能赚1.68元,但一斤猪肉可以卖到16.8元。养猪、种菜等非钢产业发展是个体钢企自救的“药方”,但对于国家来说,治好钢铁的病,必须依靠兼并重组、节能降耗以及上下延伸建设产业链。

(关键字:钢铁产能 淘汰 地方政策 折扣 )

 

(关键字:钢铁产能 淘汰 地方政策 折扣)

(责任编辑:01015)
信息导航
钢厂列表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