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钢铁年度生产能力突破一亿吨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产能到顶问题。但是在本世纪初的十几年期间,我国粗钢产量从1亿吨猛增到7.2亿吨。这期间,很多人并没有把握住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钢铁消费增长规律和趋势。只要市场形势不好就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问题几乎年年提。但是不仅没有起作用,相反,民营钢厂抓住中国用钢消费大幅增长的时代机遇,由于政府不批准钢铁建设项目,企业也不向政府申报。结果是民营钢厂的近一半新产能都没有经过发改委的审批。这期间不论民营钢厂还是国有钢厂不仅淘汰了小高炉和能耗高的落后产能,而且通过技术改造,技术装备和产能都有很大的提升。
2011年,我国钢铁冶炼和加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0亿元,创历年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14.5%。由于钢铁投资都有几年的周期,新增投资中板材占很大的比重。年产量几百万吨和超过千万吨的大钢厂比比皆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严峻事实。但是在2012年,经济回落,出口艰难,钢铁企业合同不足,仍努力坚持按合同进行生产。据中钢协统计,12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91.1万吨,旬环比下降1.75%。 资料并显示,同期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62.22万吨,旬环比下降2.03%。尽管困难很大,但也基本维持了产量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基本稳定。目前钢铁企业新增粗钢产能建设在政府的严控和企业亏损的压力下,今明两年,实际投资将出现大幅回落。而今年稳增长的总政策,需求增幅放缓,将抑制钢铁投资,也将继续抑制钢铁产能释放。但是钢铁企业维持190多万吨的日产水平仍是有希望的。
这里有几个问题
一是一条40万吨的轧钢生产线,受市场需求影响,年度生产45万吨和35万吨钢材都属正常生产。企业多报、少报产能和产量都是“形势”需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钢铁产能与钢协统计的中国钢铁产能有很大的差距。据钢协统计:去年底形成的炼钢能力就有9.7亿吨,今年全年可能突破10亿吨。而我国2012年的粗钢消费还不到7亿吨。产能过剩的压力制约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一个时期以来产能过剩的呼声一直很大。按着这个数据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仅72%。钢铁企业生产中的设备检修,事故处理等原因,国际钢铁产能利用率一般在80%左右。美国只有67%。而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多年来一直高于这个指标。
据我们所了解,目前高炉,转炉因合同不足而停产的很少。有专家提出可否选择一些钢厂做些实际调查统计。用代表性数据说话也比统计不准好些。
二是中国用钢总量水平毕竟进入到高消费,低增长时期,年度钢材消费特点发生了变化。几年内看建筑用钢和机械用钢都会有所增加,年度增幅不大,但也会缓解一部分产能过剩压力。从长期看,建筑用钢总量和机械用钢品种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同时国际金融债务危机延续,通胀的周期性演绎和经济疲软的大趋势,这些都表明中国钢铁企业和钢材市场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前十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经济特征。
正是这个已经变化了的阶段性大趋势决定了钢厂不能再盲目国内投资扩建产能。而严峻的铁矿石市场形势正在考验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战略智慧,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共同制定好行业发展战略。加强政府对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供需关系,产业链安全和价格稳定的战略管理。企业经营重点也要转向战略结构调整上来,转移到铁矿石产业链安全建设上来。走出企业微利和亏损的险境,在国际市场和国际钢铁企业布局中中提升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我国经济增幅延续回落走势已经一年多了。由于政府合理增加投资拉动的努力,终于在十八大前夕实现了经济的止落回稳。但是这期间,伴随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疲软,国内经济回落,导致投资和制造业经济增长乏力。钢铁需求减弱。也增加了钢铁产能过剩的矛盾。
尽管目前中国许多行业确实存在产能严重过剩。但是过剩产能中毕竟包含着经济回落因素引发的产能闲置。这在经济实践上也是资源浪费。只要社会有潜在需求,就存在通过刺激政策,把这部分闲置产能合理利用与潜在需求结合起来的经济课题。
早在90年代,鞍钢对第一和第二炼钢厂实行平炉改转炉的技术改造。当时,市场形势严峻,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盈利不过1-2亿元也是算出来的。建设公司,设备制造公司生产能力闲置。这期间鞍钢通过平炉的技术改造把闲置生产能力利用起来,看起来需要几十个亿,实际上鞍钢并没有整整支付这么多钱,而是通过组织建设公司和机总的闲置能力,顺利完成了鞍钢历史性的平炉改转炉,结束了鞍钢平炉吹氧冶炼时,漫天黄烟滚滚的污染历史。
很清楚,如何瞄准城镇化,改善民生的潜在需求,加大区域经济布局的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合理投资拉动,使因经济长期回落而出现的这部分产能过剩利用起来。这是中国国经济走出下滑趋势后,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调控思路。而不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重复产能过剩的呼唤。实际上这次中央经济会议公报中就明确提出了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这是应对产能过剩所采取的积极调控措施。有利于把握机遇,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
四是市场经济都需要有一定的产能过剩。这不仅是平抑价格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企业竞争发展的动力。没有产能过剩,价格上涨就没有平抑的力量。企业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句没有压力的空话。所谓市场调节就是依据这个力量。实际上正是企业的市场竞争维护着价格的稳定,推动着企业的进步。
2013年,如果说国际经济因金融债务危机延续,经济疲软,国际通胀压力不大。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伴随经济和投资的稳定增长,中国许多亏损的行业产品价格都会面临结构性价格回升。但是市场的力量会推动价格不断走高。今年二季度以后,中国的通胀压力会上升,同时国际基金炒作中国经济,也会刺激国际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进口铁矿石价格从去年9月的80美元到近期价格冲击160美元就是一个明显的征兆。这从一个方面提醒中国政府需要把握好投资增长和稳经济增长的“度”。防止因通胀压力,再次收紧,而引发经济波动。
五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控投资和产能控制。这实际上就是市场调节。政府的职责是提供产能和供需的信息,维护经济稳定发展的市场环境。支持企业战略调整。严格控制新钢铁产能建设。如果政府过多直接干预企业现有产能问题,效果不会理想。反而影响政府抓更重要的责任。重要的是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要分开。政府应当从市场经济的职责错位来认识这个问题。
未来十年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调结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解决百姓安居问题的大有作为时期。这个大趋势决定了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都要有点现代经济学。无论政策走向还是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谋发展都不能离开这个时期的特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决定了国际经济疲软是较长时期的趋势,而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才是时代的主流。尽管国际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大趋势没有改变。理顺与控制产能过剩的不协调关系,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才能圆中国梦。
(关键字:马忠普 产能过剩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