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钢铁产业首页/中华商务网首页
在国际金融资本炒作海运和大宗商品价格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对国际矿业垄断过度依赖而缺乏上游产业链战略调控能力。在这次严峻的铁矿石谈判形势中终于感到了战略被动滋味。目前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期。
最新文集
媒体专访
推荐视频

“早春雾月 看今年钢市”之二

2007-1-26 11:40:22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2007年上半年产能过剩的压力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不大
  • 关键字:
  • 钢材市场

2007年上半年产能过剩的压力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不大

――以独家视角谈2007年中国钢材市场预测中的几个问题

2003年开始了这轮钢铁工业投资高峰期。2005-2007年,是中国钢铁新产能投产的高峰期。

2003年-2005年轧钢项目投资占总投资额分别为33.9%、49.6%和51.4%,06年进一步提高到54.3%。2004-2006年我国粗钢产能增量要高于钢材产能增量。反映了钢铁生产线建设整个过程的规律,也预示着轧机产能建设的后期压力。2006年1―11月钢铁行业投资(不含矿山)1951.35亿元,同比增长0.1%,与去年基本持平。尽管如此,钢铁业在建规模仍然偏大,产能增长压力不可低估。中钢协去年5月统计,全行业计划建设和在建项目达2074个,计划新增炼钢产能5429万吨、轧钢中热轧8311万吨、冷轧2473万吨,新增产能超过需求增长的态势明显,2007年,甚至2008年钢铁投资增长惯性依然较强。

2005年国内新建成长材轧机产能1500万吨。所以目前国内除了少量民营企业还在建长型线材轧机外,其它企业很少上马此类项目。

2006年计划投产的长型材产能为1100万吨。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一些钢铁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已经淘汰了部分长材产能。其中仅上海市就减少螺纹钢产能超过10万吨。显然,无论2006年的新增产能,还是2007年的预计新增产能,都低于实际产量的增幅。长材轧机的产能扩张速度明显下降。虽然我国长材生产能力并没有摆脱过剩的压力,但是实际产能过剩的压力已经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一些小轧钢厂遇见市场不景气时主动停产和减产。钢铁企业的产量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我国板材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国产和进口的基础上。2005年我国板、带材项目投产力度开始加大,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完成现代化改造的,符合规律的历史趋势。这轮钢铁投资主要是国内经济建设短缺的薄板材项目,使钢铁行业板带材产量有了较快增长,目前的板材比达到了40.5%。

预计2007年仍然是我国钢铁新产能建设投产的高峰期。总体投资水平不会低于2006年。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热轧卷板投资建设的高峰即将形成。

不过从2007年上半年投资竣工情况看,国家对钢铁行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总体上讲,取得了积极成效。仅河北省151个暂停的大型项目中,钢铁行业成为重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12个企业均为钢铁行业。可见国家控制钢铁投资的力度。

特别是一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总投资规模达到1123亿元的环境违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整顿的要求。这反映了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趋势。受此影响,有近30个钢铁在建项目需要取得环保审批后才能恢复建设。

这种情况影响了2007年,至少上半年钢铁投资和竣工项目的投产。

尽管今后新产能投产的资源压力究竟多大程度上影响钢材市场走势还是个变数,但从目前的市场资源供需关系上看, 2007年上半年竣工投厂的钢铁项目不多。一季度热轧几条大线马钢2250MM已经推到3月末,出来后也是给冷轧备基料,首钢2250MM生产线,三月份也就6、7万吨的产量,安阳1780MM5月份才投产。新的热连轧线集中在8--9月份投产,其中民营占多数。

这至少可以说2007年上半年包括热轧卷板在内的产能和产量增长的压力不大。目前许多重点钢铁企业的3月合同资源已经很紧张。品种结构调整使得钢厂的普碳资源不断减少,鞍钢今年甚至没有普碳资源供应市场。

目前国内钢材市场的低库存,是由前期价格秩序混乱,市场价格小幅震荡不断,市场经营风险较大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钢厂为稳定市场价格,不得不控制产量,扩大出口。同时2006年11月日平均产量再创新高,达到年产4.6亿吨的水平也提醒人们,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资源供给不足。但是钢厂能做到这种情况表明近期产能压力并没有人们想象那样严重, 也没有构成严重的市场资源冲击。我国粗钢资源增长仍保持比较合理的水平。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增长18.4%。从有关专家预测今年我国钢的产量可能增长10%来看,不论这种预测是否符合实际,但至少表明我国钢铁企业新产能投产的压力并不大,至少目前没有出现钢厂为争夺合同而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预计2007年我国钢的产量将增长13―15%.仍大于需求增长,仍需要适度的出口增加来缓解钢铁生产的增长压力。

(关键字:钢材市场)

(责任编辑:00975)
【2013年卷】【2012年卷】【2011年卷】【2010年卷】【2009年卷】【2008年卷】【2007年卷】【2006年卷】【2005年卷】
返回首页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0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