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报记者李勇普:工信部日前紧急颁布“限产令”?D?D《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您认为其背后的政策意图何在?仅是限制钢铁过剩产能吗?您能否具体说说?
工信部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无论从出台的背景,还是从通报的内容看,通过增强政府产业政策指导工作力度,推动钢铁企业控制和减少钢材产量,促进市场供需平衡,稳定钢材市场价格,使中国钢铁行业在今年世界范围的经济低谷中,摆脱行业亏损。这才是限产令政策实施的真正目的。
钢材市场价格连续震荡下跌的走势使钢铁行业再次陷入亏损的境地。据统计的72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仅今年1季度就亏损33.08亿元。春节前2个多月的中国国钢材市场价格拉涨近千元后,不仅钢铁企业产能迅速释放,由去年11月前的减产17%,迅速恢复了产能生产,同时引发了进出口态势的恶化。4月份我国坯材净进口88万吨,这是年度净进口一千万吨的水平。显示我国已经由钢材年度净出口4600万吨的出口大国再次变成进口大国。
在社会钢材需求没有出现明显增加的条件下,产量的恢复和进口的增加使社会钢材库存出现了明显的增加。终于引发了节后钢材市场价格的下跌走势。近期钢材市场价格虽然出现了小幅恢复性价格回升,但是除了建筑钢材库存回落明显之外,板材库存压力仍然很大。市场价格上下波动中小幅回升的特点本身就说明,在社会库存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如果钢铁企业不能主动做到控制产量,很难实现市场价格的稳定,也很难摆脱行业亏损的险境。
记者李勇普:此次工信部提出的“限产令”,与以前2005年中钢协组织的钢企“限产保价”是否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
2005年的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是世界钢铁市场价格经过长期不断推涨后,社会库存也不断增加,终于引发全球性钢材社会高库存风险释放和钢材价格的连续大幅下跌。但是2005年无论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仍处在较快发展的轨道中,世界钢材的需求仍处在不断增长中,因此,2005年钢协提出的限产保价具用明显的针对当时市场价格下跌的特点。后来钢材市场价格的继续演绎不断上涨的走势,似乎认证了这一点。
但这次工信部的限产令出台的背景与2005年有明显的不同。目前世界经济仍没有摆脱衰退的走势。钢材的需求大幅回落将持续较长的时间。特别是中国钢材市场所演绎的钢材价格低谷震荡走势,表明钢铁企业只有根据市场需求,严格控制钢材产量增长,才能在较长的经济低谷时期,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使钢铁企业摆脱继续亏损的险境。
物流报记者李勇普:您认为中国钢铁业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目前,中国钢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人说是,产业集中度不够,有人说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您怎么看?
从战略高度看,当前钢铁企业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面对全球性经济衰退和钢铁需求减弱,要增强风险意识。通过控制产量增长,维护钢材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和价格稳定,实行在合理价位上的钢材市场价格稳定政策,从而减少钢材市场的价格震荡,稳定价格走势,使钢铁行业摆脱亏损,成功的走出市场经济困难阶段。
二是把握这次金融危机为中国大企业全球化战略提供的机遇,加快钢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调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加快在政府推动下的企业重组,尽快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几个大钢铁企业集团;加快大钢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调整。加大国际铁矿石市场资源合作开发力度,拓宽多元化铁矿石供给渠道。建立产业链优势,改变铁矿石谈判中的战略被动局面;按国际贯例,调整出口政策,由控制出口型政策调整到鼓励钢材出口型的退税政策,改变我国再次由钢材出口大国变成钢材进口国的不利态势。为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市场上有种观点,要谨防中国由“世界钢铁工厂”变成“世界钢铁仓库”,反映的就是在目前我国钢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的严峻形势。
记者李勇普:虽然工信部欲整顿钢铁业,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但多位分析师均不看好实行的效果,认为将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您认为,工信部的限产令,能否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工信部限产令确实提到了减少钢材产量过程中要淘汰落后的问题。但淘汰落后是一项产业政策。一般说钢铁企业在减产过程和改造发展中会不断淘汰落后的产能和设备。但目前的实际问题是:我国已经连续几年钢铁投资增幅大幅回落。长材产能几乎没有增长,而这几年形成的新产能几乎都集中在热卷、冷板和宽厚产品上。伴随这次全球经济衰退和钢材需求大幅回落,更凸现了板材产能在经济低谷时期的阶段性过剩矛盾。而建筑钢材目前的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价格也比板材高。因此,淘汰落后作为企业技术改造进步的一个实践过程,当前的矛盾并不突出。各地政府在推动企业淘汰落后的实际过程中,不可能不重视市场的实际供需关系。不能把这种情况简单的认为是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
(关键字:限产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