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将迎来模式创新新时代之一】
中华商务网首席分析师 马忠普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钢铁从业者都在思考,目前中国钢铁业和钢铁物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重点又是什么?为此,本期和下期《观点》邀请市场研究人士马忠普对分析中国钢铁行业、钢铁物流业和钢铁市场的未来演变大趋势进行分析。他认为,随着中国钢材高消费、低增长时期的到来,中国钢材市场供需平衡关系和市场演变趋势即将发生重大态势变化,中国钢铁业、钢铁物流业将迎来模式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面对当前和今后世界经济形势演变趋势,钢厂和贸易商都应该思考:钢材和铁矿石市场将发生什么重大态势变化? 钢铁和流通业发展模式将发生什么重大态势变化?时代的机遇是什么?
概括来讲,以下三个态势变化是未来的钢铁市场所不可避免的:一是我国钢铁需求将呈现低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将引发钢铁企业、钢铁物流企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引发铁矿石、钢材市场运行态势的一系列变革;二是铁矿石市场在悄然发生改变。目前,中国和国际铁矿石市场供需平衡关系进入相持阶段,但是这种平衡很脆弱,未来势态将向着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的方向发展;三是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前所未有。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到2008年上半年以前的快速增长水平。
以上三个态势的变化将给钢铁生产企业带来困难,也将带来时代的发展机遇:
一是依靠国内投资扩建谋发展已经没有出路,钢铁企业将进入一个发展战略调整的新时期。以企业重组和走出去发展为重点,拓疆布局。战略经营管理、战略协调在企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是市场关系的稳定度将增加。在没有重大国际经济发展波动影响的条件下,国内钢材市场只能在大势平稳中震荡波动。当前面临的市场困难将是一种市场常态,这种市场态势也是企业优胜劣汰的发展机遇。
三是贸易商数目急剧增加的时代将结束,中国钢材贸易商面临着发展模式的创新。
我国钢铁需求已进入高消费、低增长时期
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时期的人均年度消费曾经达到600公斤,这也是许多人估算我国钢铁消费饱和点前后的人均年度用钢消费水平的基本依据。但同时,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一半人口仍在农村等因素都将影响我国年度钢铁消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粗钢消费量将达到6亿吨,目前我国实现城市化人口大约有7亿人,今后每年将有1800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而目前钢铁产能以及在建的增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结构、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固定投资强度将减弱。这些决定了我国粗钢消费增长强度将有所回落,未来钢铁需求将呈现低增长态势,但会处于相对高位上。也就是说,我国已进入钢材高消费、低增长时期。2010年我国钢铁消费按着2009年下半年消费水平计算,预计增长2000万-3000万吨。中国钢铁供需关系出现的这种趋势将引发钢铁企业、钢铁物流企业发展模式,铁矿石、钢铁市场运行态势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决定了今后在国内盲目扩大钢铁投资增加粗钢产量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了。
国家最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两年内不批准新建钢铁投资项目,并做出了支持钢铁企业发展要走出去的政策规定。无论政策建立的总体战略框架思路,还是政策的整体配套体系的完整性;无论是目前钢铁企业要转换发展方式、加快企业重组、调整发展战略的实际情况,还是政府政策中明确支持钢铁企业“走出去”建设钢铁工业园的政策思路,都表明这次对钢铁行业的调控有利于钢铁企业在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帮助企业以正确的经营战略度过市场困难期,拓宽未来的市场经营领域。
矿石市场供需关系进入相持阶段
在国际金融资本炒作海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缺乏对上游产业链尤其是铁矿石的调控能力的弱点暴露无遗。在高企的生产成本面前,钢铁生产企业只能抬高钢价,增加下游用钢行业的用钢成本,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隐患。这就要求钢铁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度,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疯狂扩张的战略弱点
目前澳大利亚铁矿石产能为4.25亿吨,建设中的新增产能为2.12亿吨;巴西产能为3.64亿吨,建设中的新增产能为1.19亿吨。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垄断势力,依靠从中国钢铁企业积累资金发展起来的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不遗余力地扩大铁矿投资和收购矿山。疯狂的扩张也暴露了三大矿山的战略弱点。那就是,他们没有能力包揽世界全部的铁矿石开发,一旦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开发的世界其他地区铁矿石产量能够满足中国需求增长,中国钢铁企业就将获得国际铁矿石供需结构布局的战略控制力,就有了产业链的安全。随之,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前期过度投资就成了包袱。中国市场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一段时间,日照钢铁公司因矿方单方面坚持长协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而弃约,对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来说几乎就是致命的一击,公司差点破产。
●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悄然发生变化
目前,中国和国际铁矿石市场供需平衡关系进入了相持阶段,但是这种平衡关系仍很脆弱。今年初,在明知钢铁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矿山将第二季度铁矿石涨价100%,高企的铁矿石进口价格扭曲了供需关系,钢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但这也有利于国内钢铁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年度长协定价机制向季度指数定价机制演变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在铁矿石国际市场布局中,中国钢铁企业极度缺乏战略调控能力。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未来铁矿石市场演变大趋势中,不难看出,“现货”变“长协”又将是一种趋势,因为这是钢铁企业和大矿山稳定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钢铁需求进入低增长时期,每年钢铁需求将增加2000万吨左右,国内冶金矿山生产完全能够满足每年增长3000万吨-4000万吨的铁矿石需求。
关于印度政府矿业部长提出限制铁矿石出口的问题,印度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即使该国在2012年形成1.2亿吨的钢铁产能。今明两年,印度矿的出口将呈减少趋势,但是今年出口仍将在1亿吨左右,印度铁矿石零出口至少要在5年以后。2009年印度和巴西粗钢产量都在60000万吨左右,两国都将是未来钢铁增长快速的国家,但两国铁矿资源丰富。这决定了世界其他国家铁矿资源需求至少两年内难以出现大幅增加,中国市场仍将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主要出口国。
我国钢铁企业要把握住国际钢铁供需布局结构调整的时代机遇,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兼并重组的同时,坚定地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快国际铁矿石产业链保障建设,走合作双赢的国际化钢铁经营发展道路,用国际化的生产经营满足未来国际钢铁需求增长,推进所在国钢铁经济发展,同时创造中国大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过去10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矿业市场进行了370项交易,总额达500亿美元,其中80%发生于2008年以后。2009年,全球在采矿和金属行业的并购项目当中,中国所占比例最高。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采矿和金属行业完成了231项交易,比去年同期增长300%,交易额达116亿美元。但同时也应看到,武钢、河北钢铁集团、宝钢、鞍钢以及中国铝业到国外建矿山是好事,但是数百家钢铁企业都“走出去”买矿山,会把国际矿山炒起来,增加“走出去”的成本,而且风险也很大。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我们还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同时要学习日本新日铁、三井商社的经验,通过股权权益实现钢铁企业的铁矿石产业链联合建设和国际化经营。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为钢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机遇
21世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时代。大基金和虚拟经济炒作通胀引发的经济周期性危机并不能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大趋势。中国正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金融危机前,国际社会粗钢消费量连续3年以每年3000万吨-4000万吨的速度增长。这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中国的钢材出口,有效缓解了国际钢铁供给,但也让中国钢铁企业形成了对铁矿石三大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企业发展没有界限。中国经济走强,需要中国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走强。不论是面对未来的世界钢铁需求和钢铁供需布局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还是中国钢铁企业国内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诸多约束条件和难题,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已经处在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有一流的钢铁设备制造、钢铁建设能力,有世界最大的海运市场。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要立足于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战略目标集中在铁矿石国际开发、国际海运、国际钢铁生产和市场营销布局四个方面上,通过企业间资本合作、模式创新、汇聚优势,加快直接投资、联合投资、企业并购的步伐,加快产业链保障建设,提高经济合作层次,走合作双赢的国际化钢铁经营发展道路。用国际化的生产经营满足未来国际钢铁需求增长,创造中国大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面对发展中国家未来钢铁消费快速增长的大趋势,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战略要兼顾开矿和钢厂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扩大合作双赢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实现钢铁、金融、海运和有关行业全面战略协调,提高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水平,有利于得到所在国当地政府的合作和支持。这种相互信任和支持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钢铁企业国际化合作双赢战略能够取得成功的真正力量源泉。
●切实加快国际海洋运输产业的发展
拥有6亿吨铁矿石海运市场的中国钢铁企业,要抓住国际海运市场不景气的有利时机,利用我们的造船、买船、租船的产业能力优势,以中国海运集团为核心,由钢铁企业入股组建世界最有竞争前途的铁矿石和散货轮运输集团,减少国际海运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成本增加的压力。把钢铁企业、海运企业通过产业链利益整合形成一体化发展与单独靠中国国际远洋运输集团自己发展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那种靠每个大钢厂各自买两条船来降低海运价格风险的发展模式更是没有前途的。
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进入相持阶段
在国际金融资本炒作海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缺乏对上游产业链尤其是铁矿石的调控能力的弱点暴露无遗。在高企的生产成本面前,钢铁生产企业只能抬高钢价,增加下游用钢行业的用钢成本,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隐患。这就要求钢铁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度,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关键字:钢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