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钢铁产业首页/中华商务网首页
在国际金融资本炒作海运和大宗商品价格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对国际矿业垄断过度依赖而缺乏上游产业链战略调控能力。在这次严峻的铁矿石谈判形势中终于感到了战略被动滋味。目前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期。
最新文集
媒体专访
推荐视频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去产能化干预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1-6 11:05:28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王琰琰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产能过剩是喊了多年的老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钢铁产能过剩。但是正是许多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钢铁消费规律性认识不足,没有想到我国的粗钢消费会从一亿多吨猛增到目前的7亿多吨。
  • 关键字:
  • 新华社 去产能化 治理能力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于如何看待钢铁产能过剩,其背后隐藏的深层经济规律和政府体制诟病又是什么?

马忠普:产能过剩是喊了多年的老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钢铁产能过剩。但是正是许多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钢铁消费规律性认识不足,没有想到我国的粗钢消费会从一亿多吨猛增到目前的7亿多吨。正是这种呼喊让大钢铁企业忽视了国内布局问题。也给民营钢铁企业提供了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机遇。本世纪初,我同宋继军参加河北民营钢铁企业老总座谈会。当时这些企业粗钢产量都只有几十万吨。可是短短几年,这些企业的粗钢产量几乎都达到几百万吨。很显然,这些民营企业老总把握住了时代机遇。

2006年政府针对产能过剩和节能环保要求,提出要淘汰300立方米小高炉。问题是我国那时正处在钢铁需求快速增长阶段。2008年之前的世界又面临通胀上升期和钢价上涨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淘汰落后的小高炉,上大型设备,增加产能,也符合企业发展的市场规律。

据统计2006—2012年累计淘汰的落后炼钢能力有1亿吨, 2012年底国内钢铁产能9.76亿吨,实际生产粗钢产量7.31亿吨。但这期间,国内累计新增的粗钢产能达到4.4亿吨。新增产能相当大的部分补充了国内钢材需求的增长。

这种发展过程必然导致地方性钢铁企业产能增长很快。导致全国布局合理性问题,产能总量增长合理控制问题在钢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时期很难解决。也正是伴随钢铁企业快速发展和政府控制产能建设,使得许多钢铁企业的建设项目,政府部门不敢批。才出现了60%的新建产能没有获得政府审批的怪现象。最近河北省又将有2500万吨所谓违规产能,进入工信部名单,变相“转正”。

问题是:摆在我国钢铁企业面前的形势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一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长期趋势,我国原材料基础工业过剩经济形态已经形成。
钢铁需求高消费、低增长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这正是钢材消费饱和点前期的钢铁消费年度变化特征。即使明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5%稳定增长,钢铁规划研究院对钢材需求增长的预测也仅仅是3%。远不是几年前钢材消费高增长的市场需求变化形势。

已经到来的制造业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市场现象。过剩经济将伴随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面临下行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正在深化改革不断为释放潜在需求提供新的经济动力。经过过剩经济状态下的市场竞争和企业战略调整,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也必将推动一个行业走向成熟。

二是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事实。9.7亿吨的钢铁产能确实比7.8亿吨的产量规模大许多。由于经济的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不振,价格下滑,钢厂面临减产的压力。实际上今年11月全国粗钢产量6088万吨,平均日产量202.93万吨,环比下降3.34%,不仅创下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而且同前10个月平均210—208万吨的日产水平相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产量回落。社会库存还出现小幅回落趋势。这表明钢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价格和减少企业亏损风险,合理减少产量,实现了市场需求、产量控制和产能过剩压力之间的平衡。

一定的产能过剩并不都是坏事,它可以激励竞争,平抑和稳定市场价格。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钢铁高消费低增长时期后,一定的产能过剩会推动钢铁企业进行经营战略调整,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实际上,除了前期的遗留项目外,今后几年钢铁企业很少有新增铁、钢产能扩建计划。

至于把市场钢价回落,行业微利,甚至亏损简单的归结于产能过剩也是不对的。为什么2008年上半年以前和2009年至2011年中期钢材价格在涨跌震荡中,总体是不断攀升呢?为什么2011年中期以后钢材价格总体是震荡回落的大趋势呢?这显然同国际金融危机中通胀上升和通胀泡沫破灭的周期性有明显的叠加效应。

同时,国际资本操纵的铁矿石价格就像一个撕不破的巨网把钢铁企业的微利牢牢套住了。中国钢铁企业至今却没有国际铁矿石产业链战略平衡的博弈能力。铁矿石的高成本压力至今让钢铁企业喘不过气来。2013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仍面临亏损的压力。试图通过淘汰落后让钢铁行业走出微利和亏损陷阱是不现实的。

今年初许多人分析铁矿石市场价格走势时,几乎都认为,铁矿石过剩趋势已经形成,铁矿石价格回落是个大趋势。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铁矿石价格却依钢材价格而动,有时涨幅超过钢材。这就告诉我们,影响国际铁矿石价格走势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有供需平衡关系,也有三大国际矿业垄断对价格的实际操控能力。我在两年前讲过钢铁行业将进入微利时期。而且钢铁行业微利和亏损的局面短期也难以改变。

未来十年,发展中国家用钢需求将出现增长,传统铁矿石输出国印度已经到非洲找矿,东南亚今年用钢增长了17%。反映的就是这种趋势。如果现存的铁矿石供需布局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国际矿业资本还会演绎铁矿石价格的疯狂。那时如果再说输入型通胀,还不如说我们的铁矿石国际资源战略不作为。

中央关于改革的决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很显然,目前仍存的五大体制缺陷困扰着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化资源战略道路仍很艰难。
钢铁企业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市场形势,预示着国内钢铁企业依赖产能扩张谋发展时代的结束,钢铁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调整和国际化经营已经拉开了序幕。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化解产能过剩、治理大气污染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平稳的经济结构转型?

马忠普:今年持续的雾霾天气确实暴露了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民众的关注确实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也迫使政府加大了对钢铁企业淘汰落后工作的力度。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是过去企业落后产能传统慨念是指生产设备落后,产品低级。现在的企业产能落后慨念是环保、节能、生产设备落后。对这三种落后,环保是执法问题,节能是政府政策支持问题,生产设备落后是市场竞争问题。过去政府讲淘汰落后多指生产设备落后,又多指民营企业。很显然过去的淘汰落后与今天所讲的淘汰落后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

钢铁产量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在产能过剩,钢铁产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淘汰落后,对于达标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只能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今后政府要淘汰落后工作的重点就是调整布局结构,依法保护环境。实际上河北省今年淘汰落后的产能已经突出了环境保护这个主要目标。

二是淘汰落后只是国家对企业经济调控政策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依据钢铁企业面临的严峻市场形势,政府在钢铁企业转型发展这个关键时期应当通过改革,做好企业发展战略指导。面向未来,抓住重点,全方位的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走出困境。特别是落实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中央宏观政策制定与工业部门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极大的脱节;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和政策诉求产生脱节,从现有的政策动向来看下一步如何进行改革?

马忠普:在新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中,已经删掉“符合标准的企业应该具有项目核准或备案等审批文件” 的要求,政府似乎正在寻求对于适应于新形势下的钢铁产业管理模式。

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同解决任何重大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一样,都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对策。问题是,需要分清那些是政府职能责任,那些需要让市场机制解决。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要有点现代经济学。没有需求的产能就是过剩。有潜在需求,因改革和政策调整迟后,潜在需求释放不出来,就是产能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无论政策走向,还是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谋发展都不能离开这个时期的特点。政府要科学决策和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的稳定运行。通过释放潜在内需,化解一部分产能过剩的压力,为企业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审批权力和信贷手段严格控制钢铁企业新建炼铁、炼钢产能,实行产能增长同钢铁需求增长相协调;需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的规定。坚决关停和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节能标准和给予科技补贴和贷款,支持企业改造高能耗的设备,提高行业能源利用水平。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控投资和产能控制。让市场决定优胜劣汰。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建设,为企业创造资产整合和企业重组的市场环境。如果政府过多直接干预企业产能问题,效果不会理想。建议政府通过深化政府职能改革,更多地关注钢铁企业的战略调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字:新华社 去产能化 治理能力)

(责任编辑:01011)
【2013年卷】【2012年卷】【2011年卷】【2010年卷】【2009年卷】【2008年卷】【2007年卷】【2006年卷】【2005年卷】
返回首页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0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